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市频道福鼎新闻 增减之间映初心

增减之间映初心

p3_s

桐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陈薇 王志凌 通讯员 蔡雪玲 文/图)8月8日上午,在福鼎市桐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民生保障窗口,居民赖佳佳和丈夫正在办理一二孩生育服务登记。材料齐全,二人短短数分钟便办理了手续。这样的“小事”若在前些年,群众需跑到街道计生办办理,遇上办事人员下乡、出差等情况,白跑是常态。

简便、快捷,办事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桐城街道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据介绍,桐城街道设立于1998年,下辖7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辖区面积65.05平方公里,人口达12万,辖区101个党组织,党员1612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人口流动急速加剧、新型社会组织不断产生,和众多街道一样,桐城街道也一度直面所站多、任务重、责任大、权力小、重心偏等发展现状,基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

困则谋变。在去年11月福鼎启动街道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桐城街道改革创新,迈上“变身”之路,在“做优体制、做实赋权、做强服务”上下功夫,机构“减肥”、事项“减繁”,增强服务、提升效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减之间映初心,推动发展、造福群众,桐城脚步坚定。

机构瘦身  破解“打乱仗”问题

改革前,桐城街道共有10个政府编办认定的机构,加上部门要求配备的28个站所,职能划分太细导致人员力量分散,难以聚焦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

为摒除街道社区里的沉疴积弊,去年以来,福鼎市深入推进街道体制改革。今年2月,桐城街道印发《关于深化桐城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试行)》,探索构建为民简约高效、具有符合桐城实际的新型街道管理体制,明确功能定位,厘清权责边界,优化组织机构,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功能。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桐城街道推行“大部制”改革,将街道原有的10个内设机构整合为“五办一中心一大队”,即机关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区域发展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巡查大队;印发《桐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内设机构和人员岗位调整方案》,打破街道现有人员的身份属性,重新梳理岗位职责,按主办岗位负责制原则,共设置主岗12个,为各主办岗位配备工作人员2至3名;通过岗位竞聘及定岗定人,破解职责不清、“科长”林立的问题;明确各办对上对应机构,破解相互推诿的问题;各办公室主任由街道科级干部兼任,由“分管”变“直管”;制定街道工作清单,履行办事处36项职责、行政审批和服务65项事项。

做实赋权  破解“叫不动”问题

为了破解干部“叫不动”问题,桐城街道一手抓赋权落地,主动与职能部门对接,把“处置权、建议权、参与权”嵌入街道抓社会治理各个环节,把“督办权、考核权、征求意见权”作为部门考核、人事任免、职级晋升必须程序,推动赋权落到实处。一手抓赋权运用,聚焦加强党的建设、统筹区域发展、实施综合管理、组织公共服务等“七项职能”,深化街道“大工委”制以及“七双”共建机制,并通过制定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运用“三级联动分类销号”等办法,实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手握”福鼎全市一大半重点项目,如何承载这些项目,让它们“进得来、安得住、走得好”?考验的是桐城广大干群。

詹照盘是桐城街道机关党委副书记,改革前他分管卫生、计生、教育、工会等,现在他被“分”到区域发展办,由“分管干部”变成“直管干部”,主抓安征迁工作,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和群众打交道。

福鼎海湾新城沙龙填海项目涉及海域627亩,原是股份制虾塘,涉及群众430多户,人多意见杂、思想难统一,安征迁工作一度进展迟缓。为此,詹照盘和项目组工作人员一起细化、分解任务,走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召集村民小组开会,征求村民意见,将群众的诉求“向上”反馈,着力推动安征迁工作。烈日下、风雨里,安征迁现场、夜访群众家中,经多方努力,一个月内,项目组就和群众达成协议,全面完成安征迁工作。

做强服务   破解“不实用”问题

过去,桐城街道居民申请旧址重建新房,需经过村干部、包村领导、街道经办科室人员、街道分管领导、街道主要领导、福鼎市城市管理局等逐一审批,费时费力。

干部下沉到社区后,社区服务群众的标准提高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了。现在,群众想要重建新房,只需向村里提交申请,由村代办员代为“跑腿”。

改革中,桐城街道把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温暖有情怀的阵地,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收获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新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各类党群服务、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资源,设置党建服务、经济服务、社情民意、民生保障等四类窗口,与“五办”分别对应,搭建起“前台+后台”的工作模式,引入24小时自助服务、代办服务等功能,并推行“一枚印章”“一窗集成”“一门全办”,让群众“最多跑一趟”。

此外,街道还做强综合巡查大队,以街道巡防队、社区网格员、专业协管员为班底,划分476个巡查网络,建立五个片区网格巡查队伍,明确将12类156项事项纳入巡查范围,编制综合巡查大队工作手册,通过“每日巡、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实时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对现场不能处置的问题及时反馈执法部门解决,实现巡、治有效结合。

自综合巡查大队成立以来,全街道共巡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1万多件,事件处置时间从20小时缩短为2小时,处置效率提高了96%。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spd/fdxw/2019/0812/1309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