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领导关怀 为振兴闽东服务——《闽东日报》的三十年初心坚守

为振兴闽东服务——《闽东日报》的三十年初心坚守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王志凌)以金秋收获的季节为背景,本报迎来了复刊三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30年前的1989年11月1日,在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闽东日报》复刊,他还亲自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复刊词《坚定方向 弘扬正气 振兴闽东》,对本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离开宁德后,他依旧牵挂着闽东、关注着《闽东日报》的发展,在《闽东日报》复刊10周年之际,为报社发来贺电,并题词“为振兴闽东服务”;《闽东日报》复刊15周年,给报社寄来贺信,提出新的要求。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人民网演播室与本报原总编辑王绍据视频连线。这份跨越时空、一如既往的深情厚爱,是《闽东日报》的最大福气、最大荣光,始终激励着报社新、老员工,成为报社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

30年来,闽东日报社感恩奋进,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为新闻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同行,在记录、见证和推动闽东发展进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30年前的闽东,“老、少、边、岛、贫”,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小农经济“一统天下”,工业基础“一穷二白”,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30年来,滴水穿石、摆脱贫困成为闽东一以贯之的发展主线,也成为了本报持续唱响的主旋律,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见证着闽东矢志不渝的脱贫之路。

“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赤溪村的变迁,就浓缩着本报助力脱贫攻坚的不解深情与不懈努力。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本报原总编辑王绍据写的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反映该村的贫困状况,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一场波澜壮阔、旷日持久的脱贫攻坚战由此在全国铺开。2014年是这封读者来信刊发30周年,本报精心组织策划采写,整版推出长篇扶贫调查报道《“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幸福嬗变》,系统梳理了赤溪以及宁德扶贫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从中央到地方,各大新闻媒体频频聚焦赤溪,也引燃了赤溪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现在赤溪红红火火的扶贫开发局面,就是靠这篇报道点燃的‘第一把火’!”赤溪村民李先如肯定地说。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通过视频与赤溪村村民和闽东日报原总编辑王绍据在线交流,充分肯定赤溪脱贫成效,振奋人心。

不仅仅是赤溪村。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脱贫”等成为媒体的高频词。据不完全统计,以“闽东日报精准扶贫”关键字搜索,信息数以千计。弘扬闽东精神、讲好扶贫故事、提振脱贫信心,舆论宣传如春风化雨,滴水汇聚成的江河湖海,迸发出强大的奔腾力量,推动闽东人民勇跨“贫困线”。

见证发展路——

在这里彰显担当

30年风起云涌,30年改天换地。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闽东发展指引的方向,这30年来宁德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感恩奋进、笃定前行,进入有史以来发展质效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快的跨越发展阶段。波澜壮阔的壮丽征程上,本报始终与闽东的发展同频共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片热土的每一次心跳,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都演绎成报纸上精彩的新闻,激荡出催人奋进的力量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发展的殷切期望。宁德牢记嘱托,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宁德时代、上汽、青拓、中铜等一大批“金娃娃”项目接连落地闽东,并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构建起了支撑宁德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四梁八柱”。每一个项目从签约、动工到建设、竣工,本报都全程介入、跟进报道,用发自建设一线的鲜活图文稿件,为项目全速推进加油鼓劲。以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为例,从项目签约伊始,每一个重大进展、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活跃着本报一线采编人员的身影,《发扬“四干精神” 创造“宁德速度”》《合力筑暖巢 平地展宏图》《平地崛起“汽车城”》《上汽宁德基地投产 宁德又抱上“金娃娃”》《汽车工业新时代,宁德来了》等一篇篇生动的稿件不断见诸报端、网端、手机端。点上发力,面上更精心策划。围绕火热的项目建设、蓬勃的发展局面,本报还组织策划采写了《宁德“聚”变》《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宁德答卷》《山海一盘棋 赶超齐发力》《奋斗赞歌 激扬山海》《“单项冠军”领跑 加速迈向“万亿工业时代”》《进退之间 碧海蓝天》等一系列重头稿件,为发展助力、为时代放歌,成为传播范围广、社会反响好、各界评价高的好稿,为推动宁德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阔步改革路——

在这里迸发活力

30年来,我们有幸见证着这片热土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紧跟宁德发展步伐砥砺前行,本报的发展也一路改革奋进。

这份中共宁德市委机关报,在“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迭代跃进中,从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到对开八版的彩报,从一周一期到一天一期,从小阁楼里办公到采编设备齐全,从人手紧缺到全媒体采编队伍健全,从单一纸媒到“报-网-端-微-栏”的全媒体传播矩阵……30年来,闽东日报社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为新闻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不断谱写闽东新闻事业发展新篇章,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当今时代,舆论传播从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到传播速度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催生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重塑着媒体格局、舆论生态。顺势而谋,面对媒体深度融合的新形势,本报在拓宽传播渠道上进行了稳健的探索。以“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为总遵循,强化互联网思维,发力移动端,举全社之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推动理念、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创新。2018年2月,新宁德客户端上线运行,以《闽东日报》为龙头,涵盖《宁德晚报》、宁德网、微信、微博、新宁德客户端、阅报栏的“两报一网、两微一端一栏”的全媒体矩阵初步形成;宁德网成为福建省八大重点新闻网站之一,日点击率最高记录16万人次;今年4月,“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投用,报社以大编辑部思想为指导,打破日报、晚报、宁德网人才流动壁垒,抽调各媒体多名精通新媒体的采编力量,充实到融媒体工作一线,成立全媒体指挥中心,统筹报社所属媒体,在栏目设置、内容呈现、功能服务等方面推进融合,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在新时代的春天里,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在闽东阔步前行的大道上,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体现担当、彰显本色,我们初心不改、深情永续!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1390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