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时评 创城与礼节

创城与礼节

姜之兰

在宁德中心城区,行走在人行道上,经常冷不丁被突如其来的电动车、摩托车的喇叭声吓到。

一次正值下班高峰期,一个打扮入时的女骑手闯入拥挤的人行道,一路狂按喇叭,路人纷纷避闪,险象丛生。车子冲到面前时,我忍不住喊到:别按喇叭了,请到机动车道上去骑……

没等我说完,时髦女扭头冷笑道:大家都这么骑,关你屁事!说罢绝尘而去。如此蛮不讲理,真是哭笑不得!

如果你稍加留意,一定会发现,一个人身上有礼节,言行举止都有分寸,心态是平和的,古人称之为德成于内,文见于外。

我的一位教师朋友基本上具备这样的品格,他从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闯红灯,开车时绝不随意按喇叭。有人哂笑这位老师过于迂腐呆板,但他从不放在心上,也不辩解,更不自视清高。可喜的是,他的学生几乎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礼。

《礼记》有一段话真实地记录当时的一场讨论。有人说人跟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语言,动物没有。大多数人不同意:鹦鹉也会说话,一只鹦鹉比一岁多的孩子说得还要多。古圣先贤认为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人有礼,动物没有礼。

我想举一个例子,说明我们的前辈是如何重视礼节的。大学者陈寅恪,在海外留学很多年后回到清华任教。学生们闻知学校来了一位会十几种语言的大教授,纷纷到他家一睹真容。当时陈父健在,父亲说,学生来看你,我也一起见见吧。于是,陈寅恪在厅堂正中间摆了一把椅子请父亲坐下,前面放了两排椅子让学生坐,自己则恭敬地站在父亲的身边。

这件事在当年十分轰动,作为儿子不管你有多大的学问,做多大的官,在父亲面前永远是儿子。虽然陈寅恪在海外求学多年,但内心深处牢记中国人的礼,所以站在父亲的旁边,那叫侍立。而学生是客人,待客之道,客人应该坐。

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这个掌故时,便肃然起敬,心向往之,您能说陈老先生刻板不灵活吗?

其实老外也有重礼的,比如德国,挑选公务员的标准是“不一定要特别聪敏的人,但一定是要遵礼、讲信、守时、脚踏实地的人。”如果有不守时的记录,一般不会入选。显然,这符合德意志民族讲礼、守时的特点。

宁德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想“宁德”二字几乎涵盖了文明城市的所有内涵:全市上下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城市宁静详和、安居乐业,成就广大市民德厚良善、彬彬有礼。上述那名女子根本不懂得用“礼”来节度自己的行为,横冲直撞,不知羞耻,恕我不敬,其当下的不良行径在古人看来或许不及能说话的鹦鹉、猩猩呢?

因此,创城中,对于违法乱纪的典型,大可依法严惩,以儆效尤;而更多的时候则以礼“节”之,用道德感化,让不文明者斯文起来。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wp/2020/0522/1631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