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时评 【宁德时评】问计于民贵在真

【宁德时评】问计于民贵在真

一个并不富裕的村落,从上级部门争取到一笔不菲的资金兴建乡村文化广场,没想到广场竣工后既不好看,更不实用,且欠下一屁股债,村民颇有怨言。纪检部门闻悉后派人调查,村干部表示事先征求过群众的意见。而村民认为,是问过,可花多少钱,怎么建,建设规模如何?他们一概不知情。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问计于民的好处在于知民情、得良策、顺民意、暖民心。那么,如何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流于形式、走过场?笔者以为贵在一个“真”。

真心。有人评价说,中国的老百姓朴质善良,又富有智慧。领导干部只要真心相待,不耻下问,群众便会“瓮子倒橄榄”似的,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聪明智慧贡献出来,无私地为党和政府献计献策。读过历史的人都晓得,刘备“三顾茅庐”得孔明而有三分天下,“真心”感动卧龙先生使然。

现在,许多群众不愿意说真话,道真情,是因为有些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瞧不起老百姓。俗话说得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则心心相印、心心相通,心相通,什么话都好说,否则,群众只好装聋作哑了。

笔者经常陪同领导下乡调研,真心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干部,深受百姓的爱戴,他们像家人朋友一般,无话不说,无情不抒。而有些干部打心眼看不起平民百姓,结果自然是深入基层空手归。

真实。问计于民,提问者真情实意的目的是,广泛听取群众的实话和良策,最后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而不是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劳民伤财。

还真有一些地方为了“面子好看”不顾实际、乱铺摊子。国家级贫困县湖南汝城花4800万元修广场,仅6棵银杏树就花了285万元;我市也有不少地方不切合实际,大搞“形象工程”,造成千乡(村)一面,不伦不类。比如,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了追求视觉效果,把所有店面全漆成一种色调,其结果是连本地居民都晕头转向,何况是外地游客。

倘若设计建设之初,当地政府部门稍稍尊重百姓的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就能较好地规避上述问题。如此,方可保证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攸关民生的实事上。

真干。实干兴邦,“最好的作风,就是踏踏实实干事”。群众看重尊重并请教他们的干部,但更看你是怎么干的,如果是为了问计而问计,搞空头政治、花样文章,不但老百姓不买帐,最终损害的是党和国家的威信,阻碍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开门问策到大政方针落地,一定要去掉华而不实的“虚功”,扫除弄虚作假的“浮夸”,这样,才会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与爱戴。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wp/2020/0910/1733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