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市频道古田新闻 古田凤埔乡:山乡今昔大变样 菌业兴旺奔小康

古田凤埔乡:山乡今昔大变样 菌业兴旺奔小康

a11

宁德网消息(龚键荣 陈瑞宇 文/图)“库区”曾是古田县最大的县情,位于翠屏湖畔的凤埔乡就是当年为支持国家建设水电站而形成的“老库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凤埔乡党员干部群众围绕库区建设和移民工作,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令山乡大变样。凤埔乡党委书记许巧清将凤埔得以发展腾飞的三把“金钥匙”,总结为“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人心思齐”。

党建引领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X921平湖至凤埔公路开通在即,这条环翠屏湖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公路是凤埔乡通往普通国省干线“纵五线”的重要组成路段,经过有着400多人口的苏墩村桃州自然村。

为了抢抓发展机遇,苏墩村提出对桃州自然村环境进行整治提升。这段时间,村党支部书记周开灼忙着主持“晨巡晚议”,收集民情民意,把改造房屋立面、铺设污水管网等建议写在笔记本里。

“晨巡晚议”是苏墩村传承发展了60余年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1958年至1959年间,为支持国家建设古田溪水电站,古田县迁建整个县城,苏墩村实施整村搬迁,新建库区移民村。

为了建设新家园,苏墩村党支部探索推行村干部清晨巡村走访、夜晚谈心议事的“晨巡晚议”工作制度,从当年的聊生产、谋出路,到如今谈发展、学政策,群众关注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目前,“晨巡晚议”制度已推广至全乡13个行政村,村两委成员以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等形式巡村入户,送政策、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令乡村基层治理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秉承初心,努力肩负使命。凤埔乡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形成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针对凤埔乡北部7个行政村地处偏远、人口分散的现状,乡党委成立西溪中心村大党委,首创“农村党建便利店”模式,打造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基层党建综合平台。两年多来,7个村的12个党建促脱贫产业基地全部纳入管理,带动贫困户66户254人,推荐75人到企业就业。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凤埔乡党委进一步探索“134”党员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深入推进“7+X”规范化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以来,凤埔乡又规划建设乡干部关心关爱中心,探索村干部“连片互助专项攻坚”做法,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工作,不断探索巩固党建载体、抓手、亮点。

党建引领,创出实绩。2018年至2020年,凤埔乡在古田县“党建促振兴、支部创五星”夺旗活动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今年6月,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产业兴旺

注入强村富民强劲动力

凤埔乡是古田食用菌主产区之一。当年,库区移民沿水库后靠定居,耕地资源紧缺,日子过得拮据。为了生存和发展,库区移民纷纷转向发展“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食用菌产业。

经过几十年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凤埔乡最具特色优势、最具群众基础的富民产业,形成“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全乡85%以上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去年产量2.31万吨、总产值6.67亿元。

近年来,凤埔乡紧扣全市“8+1”特色产业部署,按照县里关于食用菌“县域工厂化”发展模式要求,在乡集镇所在地连片打造乡级食用菌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占地435亩,目前已入驻5家规模化食用菌企业,覆盖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绿华菌包厂是入驻凤埔食用菌产业园区的一家菌包生产企业,得益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已经实现量产银耳、茶树菇、黑木耳、猴头菇等品种标准化菌包,产品供应周边多个乡镇,有力承担古田食用菌“县域工厂化”的菌包生产环节。

2017年以来,两家银行、保险公司先后在绿华菌包厂设立业务办理点,为菇农提供银耳种植贷款、保险两项金融服务。凤埔村银耳种植大户林理强3年前种植的一批银耳因杂菌感染了3000多袋,最后保险公司赔付了6000多元,挽回不少损失。去年他又向银行贷款20多万元,用于扩大生产、翻修菇房,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食用菌产业园区去年总产值达到2.8亿元,有效推动全乡食用菌产业由传统小农生产模式进一步向‘五化’方向发展,为此我们配套成立了乡级食用菌产业‘大党委’,将党建组织优势融入其中,为企业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发布,组织生产、管理、销售技能培训等服务。”许巧清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为了让食用菌产业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百姓致富,凤埔乡下一阶段的乡村产业振兴思路清晰而又坚定。

建好一个园区,园区大党委引领带动,着力打造集生产、加工、接待、展示、销售、参观、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园林式食用菌产业园区,创新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争创一个品牌,持续深入开展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将凤埔独有的“丑耳”品牌打好打响,依托“十方田”县域公共品牌,推进品牌运营规范化管理,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壮大一支队伍,将本乡食用菌产业人才纳入“晨巡晚议”队伍,打造农民群众身边的“产业发展顾问”,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环境治理

共建绿水青山美好家园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古田溪凤埔段防洪清淤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河道治理成效明显。

苏墩溪、平沙溪是古田溪的两条支流,此前由于溪流两岸堤防防洪标准偏低,洪涝灾害十分频繁。2018年以来,凤埔乡实施古田溪凤埔段防洪清淤工程,综合治理4.46千米河道,不仅改善了两条溪流的生态环境,还大大提高了沿溪的凤埔村、苏墩村及平沙村的防灾减灾能力。

绿水青山是凤埔乡的生态底色,全乡林地面积26.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8.8%,是古田县林地最大的乡镇。近年来,凤埔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难点问题,凤埔乡以全面实施“一革命四行动”为重点,加大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先后投入3500多万元,实施了镇区主街道改造提升、苏墩溪防洪清淤、环湖农村污水管网工程、改水改厕、美丽乡村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让整治更长效,凤埔乡坚持建管并重。乡里抽调了6名干部组成综合管理队伍,运用卫星遥感、水质监测等技术设备,深入市场、沿街、沿河等重难点区域以及各村,开展常态化巡查、督办、整治。各村聘请河道专管员、卫生保洁员等各类管护人员40余人,健全完善管理、考评等机制,常态化做好管护工作。同时,严格落实“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模式,每月垃圾收集转运率一直保持全县前列。

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去年7月至11月,凤埔乡参照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大比拼活动的考评方法,在全乡开展 “百日攻坚行动”,将13个行政村分成三个梯队进行比拼,以授旗、奖励的形式激励各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大比拼虽然结束了,但共建美好家园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段时间以来,凤埔、西溪、峦龙、苏墩、平沙等村群众利用竹木、鹅卵石等材料,将房前屋后改造为微菜园、微花园,令村庄环境赏心悦目。

从一穷二白到富民强乡,凤埔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2018年底,凤埔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486人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凤埔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3万元,该指标近4年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全面实现。

展望未来,凤埔乡将继续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描绘山乡新画卷。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spd/gtxw/2020/1113/1782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