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外媒看宁德 人民网|“坦洋工夫”红茶的“三产融合”之路

人民网|“坦洋工夫”红茶的“三产融合”之路

人民网-福建频道

11月24日,由中共福建省委网信办、中共宁德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网络扶贫公益性暨脱贫振兴看闽东”活动在福建省福安市启动,中央、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福建正能量骨干,宁德市“闽东之光”新媒体联盟理事单位等单位30余位媒体代表参加。

当日,媒体团首站走进“坦洋工夫”红茶的发祥地——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看到近年来,坦洋村通过茶品种改造和制茶工序的改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三产融合”做好茶的文章,带动村民走上小康路、幸福路。

“坦洋工夫”红茶。人民网 林晓丽摄

一产种茶品质高 收入有保障

每到春茶采摘制作高峰期,走进坦洋村,总能见到忙碌于采茶、运茶、挑茶、制茶的茶农,闻到沁鼻的茶香,听到村中茶厂传出的机器轰鸣声。立冬时节,虽不是采茶季,但茶农们却仍在茶园里忙碌,为来年的春茶做准备。

山上的茶园。人民网 林晓丽摄

“坦洋工夫”创制于1851年,此后深受海外欢迎,行销20余国,打开了福安与世界沟通的第一扇窗。坦洋村人世代以种茶为生。如今,坦洋村一共有茶园4911亩,户均13.4亩,有茶厂35家、茶店18家,涉茶人员1712人,年产干茶736.65吨、产值6224万元。

坦洋村以往种植“福云6号”品种的茶居多,不过在福建省茶科所的科学指导下,去年,坦洋村决定从村集体所有480亩茶园中,拿出180亩牵头进行茶品改造,把福云6号改种金牡丹。

坦洋村驻村第一书记缪增颖说,这是为了更适应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福云6号的产量虽高,但是价格比较低,而金牡丹的产量适中,且价格要高上不少,也更受市场的欢迎,“原先一亩茶园亩产值三、四千元,金牡丹亩产值能达到上万元。”

二产制茶聚合力 产业更兴旺

2009年,坦洋村人胡少惠回到家乡创办了新世基坦洋(福建)茶叶公司,随后几年引进了现代化的制茶生产线。每年早春四月,胡少惠都要从茶农的手上收购头茬的上好茶青,整月里忙着制茶。

看似一年只忙上一月,但实际上,胡少惠一年到头都扎在茶园里,为的是指导茶农种茶。种茶不难,种好茶却不易,近年来,坦洋村推动茶园生态化建设,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去化学农药和茶园喷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

在生态化茶园中,茶农种出茶品质提高了,这对于茶农和企业而言是件双赢的事情。“我们收购了好茶可以放心制茶,同时我们给茶农好品质的茶兜底,让他们获得比市面上高上十几块的收购价。”胡少惠说。

茶叶销路有了底,茶农心欢喜。不过,茶农的喜事不止这一桩。

茶园。人民网 林晓丽摄

近年来,坦洋村的党支部牵头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形式多样,村民可以使用茶园入股,实现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茶园入股后,合作社再委托农民进行茶园管理、采摘,茶青统一由村集体茶厂“福建省福安市坦洋工夫茶叶有限公司”制作红茶出售全国。

如今,村里的35家家庭作坊全部入股合作社,统一使用“坦洋工夫”的区域公共品牌商标,厚植“坦洋工夫”文化底蕴。这就好比“指头捏成拳头”,大家制茶有了方向,也更有干劲。“由村集体牵头制定坦洋红茶的标准,使用统一的区域品牌,这样坦洋红茶的品质就更有保障,市场也更规范。”缪增颖说。

三产茶旅融合 人来产业兴

世代以种茶为生的坦洋村,村内仍保留着古民居、古茶行、廊桥、祠堂等清代风格建筑。有了得天独厚的茶文化底蕴,坦洋村投入500多万元,加大宜居环境整治和茶文化主题园、三桥记忆、“坦洋工夫,走向世界”、情在坦洋馆、上茶园山路、新世基茶叶加工园区等重要节点和项目的打造。

坦洋村里的古建筑。人民网 林晓丽摄

旅游聚人气,人来产业兴,“坦洋工夫”红茶的销路自然也会更旺。据缪增颖介绍,坦洋村的茶文化古街将设置21家店面,让游客来赏美景、游古村、品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带走好茶。为了吸引茶企入驻开设门店,坦洋村还将预留出7家店面,让茶企享受两年的免租优惠,“为的是通过茶企带动销量,带动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广场。人民网 林晓丽摄

在规划里,坦洋村将委托浙江海峡两岸美丽乡村学院,分“走进坦洋、体验坦洋、品味坦洋、情在坦洋”四个篇章,对坦洋进行总体策划包装,实施坦洋文化提升工程、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组织堡垒提升工程和茶文化古街、“茶学堂”(培训基地)、民宿等项目,全力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宜居村庄、完善乡村治理、实现富民强村。“力争2020年底村财收入达到100万元,2025年底村财收入达到300万元。”缪增颖说。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wmknd/2020/1125/1791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