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时评 宁德时评:少问结果,问该不该

宁德时评:少问结果,问该不该

林文信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30日14时许,上班途中的毕坤先生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山路上看到一位老人趴倒在地,身体打颤抽动,频喊救命。此时,他发现路人也看到倒地的老人,但不见有人上前帮忙。

一番犹豫后,毕坤决定停车前去将老人扶起,但在扶起的同时,毕坤也请路人帮忙拍下视频,“当作证据,担心有被讹的风险”。

首先,在下对毕先生救人之举,深表敬意,正如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其次,在这个怀疑的时代,行善之时,让他人拍个视频当作证据,或及时留下目击者的身份信息,亦不失明智之举。

笔者也有相同的经历。一天,我和同学(市直正处级主官)散步时,一辆摩托车突然在我们面前翻倒,车手跌倒在地,车上的物品散落一地。

我们迅速上前将受伤的摩托车手扶起,并问他要不要打120求助?好在车手只受了点皮外伤,并未伤筋动骨,他动了动四肢,很肯定地回答,不用。这时,路人纷纷上前帮忙把地上的东西拾起来。

事后,我笑问同学假使当时车手伤势严重,是否担心别人反咬一口?同学不加思索地回答,救人要紧!

据了解,毕先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后引发讨论,有人称赞毕坤好人好心,也有人质疑毕坤扶老人和拍视频的举动:“你以为拍视频证明不是你推的就行了吗?如果搀扶不当,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

针对上述质疑声,我们试图以媒体报道的细节来加之剖析。毕先生决定扶起老人前,曾经有过“一番犹豫”,或许是他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扶人反被讹”的现实案例,以及众多行人视而不见有关系,所以他心存顾虑,但最后,善念战胜了犹豫,仁爱战胜了自私。

那是因为,毕先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他有一位善良正直的父亲。事发后,32岁的毕坤将视频给自己的父亲观看,父亲表示,在他们那个年代,把摔倒的人扶起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窃以为,毕先生让父亲看视频,绝不单纯是为了讨个赞许或肯定,而是想从父亲的口中得到今后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将见义勇为进行到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秉承“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义道德,做人做事,少问结果怎么样,只问应该不应该。该做之事,哪怕过程千辛万苦,纵然最终凄惨失败,也义无反顾。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照理,有法可依,不应该频频出现行善之人却被讹诈勒索、恩将仇报才对,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想,除了信任缺失和道德感沦丧外,很大程度上是对受到救助而昧着良心反咬一口之辈的惩处力度不够大。因此,笔者呼吁,眼下,救助人不仅需要社会大众的舆论支持,更要强有力的法律撑腰,“为众人抱薪拾柴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否则,人人都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与人交,止于欺、止于防,这世界还有什么盼头?

梁漱溟先生著有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如果让在下回答,答案是,像毕坤先生这样的人多了,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个“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wp/2022/1209/2417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