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市频道福安新闻 八旬老太编织斗笠 乐善好施感动乡邻

八旬老太编织斗笠 乐善好施感动乡邻

1

岁年过八旬,杨生眉依然硬朗乐观,坚持每天劳作。

3

杨生眉自己的老屋破旧缺钱修缮,还是坚持把钱捐给村里公益事业。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吴庆堂 文/图)“用农村人的话说,她是个清楚的人。八十几岁还自食其力,不要儿子们寄钱,这就不简单。对我们来说捐个10多万元,真比不上老人家捐1000元,更别说1万元了,真不简单。”2016年10月22日,在福安市潭头镇汾洋村龙井坑自然村,聊起村里编织斗笠的八旬老太——杨生眉,村民汤振坤赞叹地说,乐善好施的老太太,一举一动影响着乡邻。

杨生眉,82岁,平时靠编斗笠维持生计,且还要照顾智力障碍的小孙子,在这种生存境况下,这位偏远乡村老太,在前年村里修路时,毫不犹豫地捐款1万元。10月22日,记者来到了龙井坑村拜访了这位耄耋老人。

来到龙井坑村,放眼望去,村中茂林修竹、溪水潺潺,古朴的青石路依山蜿蜒而上,古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于山坡上,引得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度周末。工人们正忙着修建3.6公里景观栈道,并修复被台风破坏的村道和景区设施,为春节游客潮做准备。

龙井坑村是福安市潭头镇汾洋村下辖自然村,处于交溪支流的源头,地处偏僻,距离福安市区有1个多小时车程。虽有美丽风光,却养在深闺人不识,能有今天“美丽乡村”建设规模和知名度,缘起于汤振坤、林光、汤建华等乡贤的爱乡之情,更离不开杨生眉这位矍铄老人的点滴义举。

昔日的龙井坑,因为穷,很多姑娘家不愿意嫁到村里来,村里部分男青年靠“娃娃亲”完成婚姻大事,但是这种不具备法律效应的约定,经常因为女方奔着更好的生活而告吹,杨生眉的大儿子就是如此。当时,年逾六旬的杨生眉十分通达,不考虑自己老来无人照顾,毅然将四个儿子“赶出了”龙井坑讨生活去,这事在老人家心里埋下了一个“结”——什么时候村里才能发展起来?

村里和杨生眉儿子一样,因为贫穷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的年轻人很多,有些青年通过勤劳奋斗先富起来。村民汤振坤、林光、汤建华等人在事业有成后,于2014年一起回乡,并筹集资金200多万元,为村里做了规划设计,整治村容村貌,完善景观配套。

仅靠乡贤力量毕竟有限,资金不够村里开大会讨论,杨生眉老人站了出来,坚定地说捐1万元。“老人家至今还居住在破旧的祖屋里,家庭条件真的不好,整村人都知道,老太太一说要捐1万元,带动效应一下子显现出来,村民们踊跃捐款,当天就募集了大几十万元。”汤振坤说道。而事后得知,老人家决定捐款1万元修路时,兜里钱不够,除了拿出平时攒下的7000元,剩下的3000元还是借来的。

老人仅存的一点积蓄都是靠编斗笠攒的,每一顶竹编斗笠都需要完成20道工序,老人每天最多编两顶斗笠,一顶斗笠只卖7元。

“有生之年能看到村子建得这么好看,我高兴。人要是走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给儿孙们留点东西,也给自己讨个好名声,我觉得很好。”杨生眉老人笑着说道。

年过八旬,家境贫困,为何还有人肯借钱给老人?村里乡邻们给了我们答案:因为老人的勤劳乐观,明是非、懂道理。

老人曾是童养媳,没什么文化,仅上过一晚的扫盲班,但几十年的艰辛生活没有打倒她。耳聪目明,旷达矍铄。汤振坤说:“老人家乐善好施带了个好头,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十一”黄金周,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红火,村民们也渐渐体会到美丽乡村带来的效益。”

晓大义,也知感恩。在杨生眉的影响下,四个儿子也十分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村里大大小小的公益事儿,都会尽力支持。修村道的时候,四兄弟也捐了1万元。如今,老人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去一趟北京,她说:“钱花得有意义就不可惜,上北京的钱我编斗笠再赚。”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spd/faxw/2016/1024/319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