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宁德新闻 宁德市政协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专题调研侧记

宁德市政协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专题调研侧记

宁德政协网消息(郑成辉 方敏) “要进一步加强我市知识产权机构和队伍建设”、“要出台我市激励政策措施和建立知识产权专项发展资金”、“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面对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成员,企业家们争先反映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的相关问题。知识产权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在促进区域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中作用突出。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和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民革宁德市委员会与市政协委员林熙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市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我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推进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上来。

今年8月份,市委三届二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宁德的决定》,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了解我市知识产权发展现状,11月份,市政协副主席黄家盛带领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福安市、蕉城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开展调研,实地察看了福建鼎信实业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企业共同探讨对策与建议,共同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积极推进 知识产权工作初显成效

“今年以来,市知识产权局共开展市场集中检查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20多人(次),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26件,向宁波市知识产权局移送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件。查处案件中,涉嫌假冒专利22件、专利侵权纠纷4件,目前已结案20件,在办6件,实现了专利侵权案件办理零的突破。”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坚持专项行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行政执法与宣传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效果,切实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知识产权在促进区域创新、服务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8735件、授权6064件,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281.77%、296.0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9件,居全省第五位;71家企业实现发明专利授权零突破。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省级25家、市级116家,实现国家级优企零的突破,省级优企比“十一五”末增长22家。今年1月-9月,全市专利申请2104件、授权967件,其中,发明申请604件、增长84.15%,居全省第二位,授权147件、增长44.12%。全市共有14项专利荣获省专利奖,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1项专利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今年又有9家企业入选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居全省第4位。

突出转化运用,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步伐。我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专利运用行动计划,推动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共有43个专利项目被列为省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计划项目,获项目经费813万元。其中,今年有12个项目入选,获项目经费230万元。同时,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共有17项专利权获质押融资8650万元,3项专利权质押融资获贴息补助18.9万元;探索专利导航,以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试点,引导企业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培育形成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新模式。

深入调研 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知识产权工作投入不足、企业创新主体意识较弱、专利转化运用水平较低、专利执法维权能力不强……”通过深入调研,市政协调研组发现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投入严重不足是知识产权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一大原因。2015年新一轮县级机构改革后,全市9个县(市、区)中,除古田县科技局属政府工作部门,并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外,其他县(市、区)科技和知识产权局被并入发改局,而且除蕉城、福鼎、霞浦外,其他县(市、区)均没有知识产权岗位编制和专职人员,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处于“网破线断”状况。

同时,我市大部分企业甚至包括鼎信系列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薄弱,没有专门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在专利挖掘、申请、运用等方面主动性不强、能力水平较低。由于没有本土的专利代理机构,只有少数外地代理机构办事处或区域专员驻宁,受人员数量、技术领域和水平的限制,进一步影响了企业专利申请质量。

近年来,市财政每年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入保持在8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专利申请和宣传培训,在全省设区市居于末位;各县(市、区)财政每年知识产权工作经费最高为3万元,最低仅3000元。不少企业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加上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在技术研发、专利创造、成果转化等方面投入也不足。

专利转化率低是我市知识产权运用的硬伤。“十二五”以来,我市的发明专利数量虽显著提升,但有的企业将申报专利作为享受政策的“敲门砖”,申报专利时积极性高,专利授权后就躺着“睡大觉”,没有积极实现成果转换,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进展缓慢。并且每年省级专利产业化补助项目名额有限,而宁德市、县均未配套制定推进专利产业化的激励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积极性。

此外,我市专利执法维权能力也有待提高。受人员编制影响,目前全市具有省政府颁发的专利执法证的人员只有10人,除市局、福安、周宁、霞浦外,其他县(市、区)均无执法人员,影响了执法活动的开展。同时,一些企业维权意识不强,有的企业感到维权举证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因此放弃维权追责的权利。

献计献策 助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宁德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而知识产权制度既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支撑,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居于全省中下水平,必须以更大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和保护创新创造,推动宁德经济结构升级、发展质量提升。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的知识产权强国、强省战略部署,尽快制定出台《宁德市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针对重点任务出台一批具体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实施方案》顺利推进、取得实效。”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及基层同志提出的意见,市政协调研组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引领,确保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培育一批国内、省内领先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产业。

为促进专利创造提质增效,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市政协调研组建议,要实施专利提质增效工程,强化有利于专利质量提升的政策导向,加大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国际阶段、外国(地区)授权发明专利的资助力度,提高发明专利比重和PCT申请量,提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实施专利运用行动计划,完善企业专利交易扶持政策,对企业购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务发明专利技术进行补助,促进企业专利技术运用;鼓励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宁德企业通过转让、许可等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专利二次开发,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完善职务发明制度,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发明报告、权属划分、奖励报酬、纠纷解决等职务发明管理制度,激励职务发明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使用,支持单位员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

针对我市专利执法人员少且分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仍需强化的情况,市政协调研组认为,要建立和完善全市知识产权大保护平台和机制,整合市、县专利执法力量,建设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适时组建宁德市专利行政执法支队,健全执法体系,充实执法力量,加强执法能力和执法条件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实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提高执法水平、效率和公信力。

同时,要成立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全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各县(市、区)均有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财政性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政府各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资金向拥有或预期能够产生核心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xw/2016/1231/370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