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时评 排场、浪费与“面子”

排场、浪费与“面子”

宁德时评(姜兰子)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奢靡享乐等“四风”问题得以有效遏制,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有禁不止、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等“舌尖上的浪费”并没有根除。

有人说,中国人在“吃”上铺张浪费,“面子文化”是罪魁祸首,我看不尽然。在农村,举债操办婚丧喜宴,这是“打肿脸充胖子”;酒足饭饱之后,为了讨好客人,主人殷勤加菜添酒,而客人根本动不了筷子,纯粹是“死要面子”;自助餐时,明知“肚量”有限,却见什么要什么,完全与面子无关,是典型的暴殄天物。

人要脸,树要皮。爱面子没什么不好,它某种意义上代表一个人的人格与尊严。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学者说,“西方人舍什么不舍自由,中国人丢什么不丢面子;自由是西方人的面子,面子是中国人的自由”。说到吃的排场,人们往往误解老外节俭,甚至到了小家子气的地步。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西方人,尤其是拉丁文明的国家,十分讲究“吃”的礼仪、奢华与高调,但这不意味着浪费。他们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太过于注重食品的保质期,只要过了保质期限便毫不留情地一扔了之。

近一个世纪,中国从物资极度匮乏到温饱小康,广大农村百姓除了婚丧喜庆之外,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传统,而真正浪费者是姓“公”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公款大吃大喝盛行的年代,许多公职人员“吃坏了风气也喝坏了身体”。一组数字一直被媒体提起,那就是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前些年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浪费食物的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其中餐饮浪费的食物达800万吨,这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食。

就比如说“禁酒令”吧,现在许多地方都相继出台规定,要求所有公务接待一律禁止饮酒,可是偏偏有人心存“无酒不成席”“少喝一点无所谓”的“面子”观念和侥幸心理,等到触碰“高压电”,才悔不当初。我的一位同学是一个县级市的局长,在一次公务接待时,为了让客人高兴,他一时兴起要求服务员上红酒,客人推让一番后便推杯换盏,饮将起来,结果被督察组逮个正着,自己丢官不算,还害了同事客人挨处分。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解放程度的日益提升,相信仅限于满足口腹之欲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将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节俭、绿色、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因为无论从生态文明、人类健康或精神层面上看,体面与尊严绝非仅仅为了填满肚皮,而是充实脑袋瓜。

大道至简。人活世上,应当效仿天地自然,爱物惜物、知足常乐,这样的生活肯定不会丢脸。除此之外,建议从国家的层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浪费粮食的机构与个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观念和行为在机制与制度上得以长久的保障。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wp/2017/0714/531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