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宁德新闻 宁德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人水和谐 城更宜居

宁德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人水和谐 城更宜居

宁德网消息 (记者 郑舒) “我下班后常来西陂公园散心,现在可好,即使碰上雨天,公园里也不积水!”8月15日,记者在西陂公园采访,附近的企业员工这样说。这个以生态湿地景观为特色建造的公园,不仅因其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受到附近企业员工的喜爱,其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巧妙设计也为人称道。

记者在公园内看到,西陂公园的绿地边缘采用生态植草沟,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达到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的效果;环形自行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停车场采用生态植草砖,部分广场采用碎石铺贴,能有效提高雨水的下渗率,削减雨水径流;在公园地形的低点处,设置下沉式绿地,用于收集周边绿地的雨水,具有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作用。

雨水回收利用也是西陂公园的亮点之一。这里保留了原有的鱼塘,能做为公园内部所有雨水的收集地,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同时,鱼塘内部种植丰富水生植物,不仅可以满足雨水净化的需求,又能满足游客观赏需求,收集的净化过的雨水还能作为西陂塘湖面的水源补给。

东侨市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陂公园采用了多种“海绵城市”技术: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生态植草沟、下沉式绿化、湿塘等等。无论是台风季、梅雨季还是短时强降雨,园内都不太可能出现积水。

除了公园建设融入“海绵城市”技术外,宁德市在推进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一些措施,也与“海绵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城市园林绿化是“海绵城市”中容量大、吸水率高的海绵体,在大雨来时吸入更多的水,在天干地旱时又能“挤”出来用,让城市能更畅快地吐纳呼吸,真正回归自然。

近年来,宁德市不断加大公共绿化面积的投入力度,火车站广场、会展中心绿地、体育中心绿地、人民广场绿地、高速路南互通口绿化等绿地先后建成,河滨绿化及生态化河岸建设逐步得到改善,东湖南岸景观、北岸景观、东湖南港河滨绿化、金溪景观带等河滨绿化及生态化河岸建设逐步改善。处处可见的公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成为最有效的“绿色海绵”。

不仅公园绿地增强了城市的蓄水能力,经过雨污分流改造后的路面,也让城市的内涝情况大大改善。就在7月底,“纳沙”“海棠”双台风给宁德市带来较大降雨量。记者发现,暴雨过后,市区大部分居民小区、城市主干道也没有了积水、内涝现象。

位于九龙商城和建闽小区间的东侨大道,曾经是一条逢雨必涝的道路。在雨污分流改造前,是这样一幅景象:每逢下大雨,整条道路积水深达十几厘米,根本看不到路。水退后,路上留下的全是污泥和生活垃圾,太阳一晒就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给周边居民和商户的出行及生活带来不少烦恼。

几年前,韩凤英来到九龙商城开店。谈起雨污分流改造前后的情景,她感触颇深:“店铺入驻后我就特别后悔,我不知道一到下雨天,这段路积水会这么严重。这两年好多了,特别是雨污分流改造后,基本没有出现积水现象。”

2013年,宁德市启动了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工程,并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改造范围是新旧城区结合部(宁川路以东、福宁路以西、闽东路以南、万安路以北)道路两侧商住和民用小区的雨污管道建设。

“该工程主要解决了城区原有的商住区、个体污水排放仍是雨污混流排放等问题。”市城投公司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部经理陈宜勇说,雨污分流工程对原有管道因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走向、坡度不合理,管道坍塌、破损及排放口混接等情况进行改造,完善并优化现有排水管道,使区内雨污水按要求分别接入市政排水管网。

去年,宁德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涉及中心城区18条道路周边106个小区。在此基础上,宁德市启动了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二期工程,目前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年底前动工。雨污分流工程确保了小区内排水管道顺畅,有效改善路面积水现象。

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像一块会呼吸、有弹性的海绵,在涝时能吸水,在旱时能吐水。“海绵城市”理念正在不断融入宁德市城市建设中,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xw/2017/0816/557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