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典型示范 葡萄园里结出脱贫硕果

葡萄园里结出脱贫硕果

【背景】

崇儒畲族乡位于霞浦县西北部山区,乡驻地离县城12.5公里,是少数民族乡、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下辖27个行政村,6287户26434人,其中畲族人口4219人,占全乡人口的19.1%。2017年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53人,其中少数民族33户124人。针对少数民族贫困户自身基础条件差、脱贫致富能力弱的特点,崇儒乡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吸引社会力量帮扶,引导33户畲族贫困户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集中购买丰产期葡萄园68亩,发展葡萄种植,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每年可直接带动每户贫困户增收近万元。

【做法】

1、发挥优势,精准选取项目。崇儒乡地处山区,具有日照时间长、空气质量好、山水资源丰富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山地葡萄生长,适宜发展山地葡萄种植。2016年崇儒乡共种植葡萄350多亩、产值300多万元,帮助了一批群众实现增收致富。但由于葡萄树生长需要三年时间,短期成效并不显著,优势产业未能成为扶贫重点特色产业。2017年初,崇儒乡组织技术人员专门对岚下村湖岭尾葡萄园进行实地考察,认定该葡萄园共68亩,树龄6年,正值丰产期,特别是2016年产量已达60多吨、产值50多万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极适宜作为精准扶贫重点产业项目。为此,经过崇儒乡多次组织乡村干部主动上门沟通协调、宣传动员,葡萄园业主为支持精准扶贫工作,主动与买家解除初步协议,并以每亩6千元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每亩1万元价格)将葡萄园转让,支持全乡33户畲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

2、破解难题,凝聚各方力量。项目选定后,崇儒乡针对资金、技术、人员等问题,反复讨论研究,多方听取意见,推动项目顺利发展。一是抓资金筹措。面对发展葡萄园需投入50多万元的资金难题,崇儒乡主动对接县级补助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项目的资金政策,统筹安排20万元,并积极争取县级补助专业合作社资金10万元。同时,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尤其是在县民宗局的牵头帮助下,葡萄园种植项目得到宗教界的有力支持,共筹措帮扶资金20.5万元。2017年3月,33户畲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成立了“富畲农业专业合作社”,购买了葡萄园,每户贫困户占2亩份额(剩余2亩作为合作社管理员报酬),采取统一生产管理经营的方式发展葡萄种植。二是抓技术支持。崇儒乡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及周边葡萄园区的技术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培训,传授贫困户种植技术,确保葡萄种植取得丰产。三是抓人员保障。针对果园看护人手紧缺的问题,崇儒乡号召全乡党员干部带头行动,每天安排2名村干部轮流为富畲合作社葡萄扶贫基地值守。

3、多管齐下,拓展增收渠道。一方面,鼓励就业促增收。优先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获得务工收入,按照男工一天150元、女工一天100元的工资标准,先后有雷冬寿、钟玉英等13名岚下村及周边村的畲族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截至目前共获得5.7万元务工收入。另一方面,多方营销促增收。经过近4个月的种植管理,预计葡萄园每亩可收成2000多斤,总产量有望达70吨。对此,崇儒乡采取多种举措拓展销售。一是采取“微营销+社群化思维”模式,鼓励干部群众利用微信朋友圈宣传富畲合作社生产的葡萄。二是依托乡贤在霞浦县城设立销售网点,帮助富畲合作社销售葡萄。三是充分利用崇儒乡霞坪村美丽乡村旅游热潮,引导富畲合作社开辟专门区域,开展葡萄采摘活动,吸引游客上门采摘。四是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帮助对接葡萄销售渠道,成功吸引福安客商认可富畲合作社葡萄品质,与富畲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对富畲合作社所产的葡萄全部予以收购。截止目前,富畲合作社葡萄销售金额已达21.7万元,预计今年总销售额有望达70万元,纯利润达30多万元,可直接帮助每户贫困户增收近万元。

【点评】

如何在短时间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又能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增收,找准产业项目是关键。崇儒乡针对少数民族贫困户自身基础条件差、脱贫致富能力弱的特点,因地制宜,创新方式,通过建立“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购买具有稳定收益的葡萄园,有效破解了葡萄树生长时间长,短期成效不显著等障碍,激发了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葡萄种植的动力,从而增强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有效实现了“造血”式扶贫。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587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