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典型示范 整合公益岗位 实施就业扶贫

整合公益岗位 实施就业扶贫

【背景】

2016年,霞浦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614户15020人,其中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无产业项目的贫困户有1220多户,这些都是底子薄、条件差、难度大的贫困群体。2017年,霞浦县围绕“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全面整合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上岗,帮助贫困户就地就近解决就业问题。半年多时间,全县共安排了334个公益岗位,吸纳贫困户341户;贫困户人均月收入800-3000元不等,有效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做法】

1、政府主导出实招。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扶贫之要。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对农村贫困群众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举措。近年来,霞浦县通过开展免费就业培训、搭建就业平台、推荐指导就业等措施,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难题,实现了稳定脱贫,但由于部分贫困群众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现状,导致就业扶贫无法实现有效覆盖,就业扶贫的成效无法有效发挥。为此,霞浦县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率先脱贫“摘帽”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以县为主体,各乡镇(街道)、部门负责的格局,明确要求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全面开展就业帮扶,主动开发一批乡村卫生保洁员、海漂垃圾清理员、护林员、治安联防协管等适合贫困家庭成员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优先推荐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帮助解决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做到“帮扶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同时,加大公益岗位宣传力度,由县直部门负责,镇村干部配合,对需要就业的贫困户进行上门宣传指导。59岁的渔洋垾村村民陈世忠通过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家庭生活有了改善。

2、部门联动寻捷径。一是坚持精准识别。新春伊始,各乡镇(街道)按照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网底工程”要求,全面核实贫困户的家庭人口、劳动力、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情况,将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户挑选出来,按底数探索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上岗,做到按需设岗、以岗定员、总量控制、属地管理。二是坚持岗位培训。针对贫困户大部分缺乏社会职业技能等实际情况,县人社、农业、住建、交通等部门根据不同公益性岗位性质,开展岗前培训,帮助贫困户尽快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适应工作环境。同时,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对不适应工作岗位的,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或给予调整合适岗位。通过就业培训和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不少贫困户圆了就业梦。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41户贫困户通过培训,走上了各个公益性岗位。里马村自然村落分散,村民大多散居,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给村民。今年盐田乡设立了社会维稳协管员的公益性岗位,里马村贫困户雷开发主动申请担任里马村安全巡防员,并参加了岗前培训,明确了岗位职责。现在雷开发经常在村里开展安全巡防,村民们反映看到雷开发就较有安全感,村里有急事通知,他就通过敲锣的方式通知村民,每月可领取工资800元。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各部门、乡镇(街道)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对贫困户分类施策,因人施策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比如,长春镇拥有大京、高罗、北兜等10多个大型沙滩,是霞浦滩涂摄影和滨海旅游热门目的地,年游客量在20万人以上。在提升旅游业、服务业的同时,也加大了长春镇海漂垃圾治理的难度。2017年,长春镇以全县开展海漂垃圾治理为契机,鼓励动员沿海周边村庄有劳力、有意愿参与的26户贫困户,组建了海漂垃圾清理整治专业队,每位贫困户每月工资2500-3000元,既配强了专业保洁人员队伍,更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3、群众参与激志向。扶贫首先当扶志。这些年,不少贫困户由于就业难而精神萎靡,甚至滋长了“等靠要”思想。针对贫困户开发公益岗位,帮助贫困人员就地就近解决就业问题,使很多贫困户完成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激发了脱贫志向,挺起了腰杆,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脱贫道路。比如,下浒镇四斗村贫困户兰新贵,家有妻子、儿女4人。夫妻两人长期患病,没办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还要供应儿女上学,导致家庭贫困。今年初,下浒镇镇村干部主动联系兰新贵,安排他担任村内卫生保洁员,每月工资1200元。在担任卫生保洁员期间,兰新贵尽职尽责,村内环境卫生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受到广大村民一致好评,他自身也找回了脱贫自信。

【点评】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是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来说,存在就业难的问题。霞浦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积极探索了就业帮扶、脱贫增收的新途径、新模式,主动开发了一批乡村卫生保洁员、海漂垃圾清理员、护林员、公路养护、治安联防协管等适合贫困家庭成员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帮助一批贫困户就地就近解决就业难题,增强了贫困群众劳动脱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实现了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587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