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宣讲轻骑兵专家视点 李扬: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李扬: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五大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官方概括,体现了强烈的实践性和问题导向。对学术界而言,需要进一步将其体系化,深入挖掘背后具有共同意义乃至世界意义的内涵。其中一个线索是,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表述。只有树立高质量发展替代高速发展的理念,才能从正面系统地讨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围绕高质量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破、立、降”。“破”什么?“破”无效供应。重点是什么?处理僵尸企业。“立”是什么?是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降”什么?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切实减少企业负担,不应算宏观税负,而应算算一个企业从创办到产品出售整个过程需要多少环节、付出多少成本,有针对性地加以降低。

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具体有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对国有资本的管理要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过渡。否则,类似降低反危机的成本、提高宏观调控盈利、防止国有资本流失等问题是无解的。二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法律上虽有明文规定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必须予以纠偏。四是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障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五个要点,一是乡村一定少不了城市化,少不了城乡一体化,最科学、最完备、最可持续的应当是城乡一体化。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政策,重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树立增产导向和提质导向。四是粮食收储,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五是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达到现代化经济水平。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三个要点,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的要点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城市化。发达国家乡村其实比城市还好,就是因为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任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应该对标这三个要求。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重点是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周密谋划、用心操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从摇篮到坟墓政府都必须有所担当,都应该在重要文件中有所体现。比如,中小学生文化负担、择校的问题,婴幼儿照护问题、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等,都写进了十九大报告,可见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新的表述。这里面有三句话,首先是多主体供应,这是有含金量的。二十年来中国的城市住房只能由开发商供应,成为中国很多问题的根源。开发商一边代表供应,一边代表需求,它自己形成一个黑箱,外界没法知道社会住房供求实际情况。所以,多主体供应是有文章可作的。然后是多渠道保障与租购并举。从上个世纪末改革住房制度开始,就是太强调卖了。现在租购并举上升为国策,把这一倾向扭转过来了。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需要有大面积的、大规模的提供租赁住房的企业。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但要知道,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也就是说要先投入再谋求产出。在这个过程中,要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即便现在挣不了钱,但也得做。所以,资金筹措和企业组织将是最大问题。各级政府必须要沙盘推演,制定一个总体规划。还有,只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到位,我们的生态才会有根本性改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llxjqqb/zjsd/703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