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宁德新闻 “三公”经费保持零增长 补短板惠民生加大比重

“三公”经费保持零增长 补短板惠民生加大比重

宁德网消息(宁德晚报记者  郭晓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小账本”,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的每笔开销支出;而政府则有一本“大账本”,它关乎着这个城市的民生福祉和发展大计。去年,政府的“钱袋子”都埋了哪些单?今年打算怎么花?在宁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宁德市财政局局长高一鹏做了《关于宁德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报告称,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6.55亿元,全市民生相关支出237.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0.2%,民生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2018年,我市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民生支出。根据2018年预算草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25.86亿元,安排民生相关支出156.34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9.9%。

2017年,钱都花在哪了?

全市民生相关支出237.97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0.2%

民生事业始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长期以来,民生事业也是政府工作的重心。数据显示,2017年,宁德全市民生相关支出237.97亿元,增长17.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0.2%。全市统筹安排各类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兜劳兜实民生事业“保障网”。

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普通小学生、普通高中生每年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750元、950元;支持宁德师范学院二级医学院建设,促进重点学科建设和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加大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投入,有序推进医改工作,加快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5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0元;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00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30元。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4.49亿元,新开工5198套,基本建成4097套,累计配租配售2.88万套;

安排资金3.4亿元,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污染源头监管,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

鼓励科技创新,积极争取科技补助经费5781万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施“三都澳人才计划”,强化人才强市战略,安排人才专项资金2亿元,吸引促进各类人才在创业创新、产业转型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加快第十六届省运会和第十届老健会场馆建设,积极争取备战经费补助8000万元,有序推进各项保障筹备工作。

与此同时,去年我市还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巩固全面营改增改革试点成果,共减轻企业负担24.21亿元;完善精准扶贫投入机制,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5.12亿元,重点用于造福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扶贫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等;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市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全面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实现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信息在平台上集中公开。

2018年,钱打算怎么花?

继续保持“三公”经费零增长

将更多资金用于补短板、惠民生

一个个大数据的展示,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报告,2018年,我市将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中心,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财政政策,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培植壮大财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为新时代宁德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在2018年预算安排上,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25.86亿元,安排民生相关支出156.34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9.9%。

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实施,支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全面实行临时救助,支持残疾人事业、老龄事业及养老服务业发展;

继续统筹财政资金向精准扶贫倾斜,扶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乡村各项事业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和政府购买棚改服务;

继续深化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推进山地农业开发示范基地、现代茶叶示范基地和竹业开发富民工程等项目建设,支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补齐环境治理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影响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加快研究制定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加大对“两江三溪”等重点流域的生态补偿力度;

支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进科技人才,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保障第十六届省运会和第十届老健会顺利举办。

除此之外,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落实财税政策,认真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减税降费政策;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提高到19%;继续保持“三公”经费零增长,一般性支出压缩5%,将更多资金用于补短板,惠民生;规范PPP模式运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激活投资活力,补齐民生短板。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xw/2018/0121/729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