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市频道屏南新闻 一路芳华一路歌 砥砺奋进绘新篇

一路芳华一路歌 砥砺奋进绘新篇

 

白水洋水上舞龙表演,

白水洋水上舞龙表演

北墘黄酒民俗文化节

北墘黄酒民俗文化节

中外游客云集白水洋

中外游客云集白水洋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郑雨桐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 张尚瑶) 一条条通衢大道向八方延伸,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投资项目竞相落地,火热的建设场景,瞬时融化了深冬的寒意……这是如今屏南县带给人们的崭新印象。

2017年,屏南县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主动融入“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发展大局,围绕“争创山区发展一流县、建设县强民富生态美的新屏南”奋斗目标,扎实开展“一转三抓比贡献”和“脱贫攻坚年”“旅游深化年”“作风提振年”活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踏着奋进的步伐,迎着时代的浪潮,屏南跨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84亿元,增长21.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78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26亿元,增长5.7%;外贸出口总值6.51亿元,增长87.2%;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676万美元,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1元,增长9.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04元,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0.3%。

栉风沐雨又一载,春华秋实谱新篇。跨入新时代,屏南全县上下将进一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屏南发展新篇章。

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质效新提升

岭下乡万亩高山蔬菜基地

岭下乡万亩高山蔬菜基地

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群众生活生产的重要保障。去年以来,屏南县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的活力。

1月24日,在岭下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的福建省御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该公司员工正在整地、施肥,确保今年树莓顺利生长。2011年以来,御皇农业从保加利亚引进樱桃、树莓、黑莓、乔基伯里等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年产量1.5万多公斤,同时延伸发展电商、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

岭下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是屏南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该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00多亩,已建成集约化智能育苗大棚1280平方米,现代智能温室2304平方米以及先进农业物联网平台,并配套排灌设施、园区停车场、道路及绿化等基础设施。去年,岭下乡被列入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岭下高优园区获评全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

农业是屏南的重要产业,事关群众致富增收。去年来,该县稳步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26亿元,增长5.7%,被列入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试点县;新增设施农业500亩、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5家、“三品一标”认证2个。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焕发新生机,新兴产业注入发展新动力。在屏南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项目现场,各种机车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建设者挥汗奔忙。该项目是屏南县引进的单体最大投资量项目,项目近期规划面积400亩,远期规划1000亩,总投资30亿元,将助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精细化工园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时代新能源、中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建设……2017年,屏南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15亿元,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一产二产强筋壮骨,三产发展则为屏南发展描绘了鲜明色彩。该县大力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三个旅游特色乡镇为副中心、一条旅游产业带、四个主题旅游区和若干个旅游特色乡村组成的全域旅游结构体系,实现旅游产业的全域覆盖。

在此基础上,屏南县还充分发挥推进“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和文化产业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延伸旅游产业链。去年,接待游客4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68亿元,分别增长22%、30.5%。

除此之外,屏南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38亿元,增长8.7%,新增规上服务业、限上商贸企业9家;完成电商线上交易额18.8亿元,网络零售额3.95亿元;实现百户以上建制村现代物流全覆盖;成为全市首个省级县域VR内容开发试点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双溪镇乾源村、长桥镇长桥村入选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

 

项目带动 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1月28日,屏南举行迎宾大道及周边建设项目三期(屏南药膳养生特色小镇综合配套路网建设项目)主路和龙漈路工程开工仪式。

据悉,此次开工建设项目是完善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屏南“东进、西扩、南优、北展、提中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屏南东北部高速公路“道口”经济和药膳产业的崛起,创造新优势、增添新动能。

深冬时节,寒气逼人,而屏南各个项目建设现场却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工人们冒着寒风在施工,确保项目早日建成。

去年来,该县“五个一批”在库项目193个,总投资593亿元,新增141个;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8亿元,占年度计划123.7%。

东区旅游生态城、海西高速屏古联络线、衢宁铁路屏南段、药膳小镇、中心片区、西环路片区、一中新校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高效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国宝大道、城区夜景提升四期、城区道路“白改黑”、人行道改造、天坪山绿慢道、劳动及行政服务中心大楼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一个个已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积蓄能量、集聚后劲,展示出屏南新一轮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如何引入大项目、好项目,抱紧发展“金娃娃”?屏南县始终注重提升政策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包装策划生成一批亿元以上项目进入“五个一批”项目库,积极创造亲商、安商、惠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创新招商方式,主动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一批符合产业特色、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的大项目、好项目,突出产业链集聚招商和新兴工业、品牌农业、军民融合、旅游、文化等专题招商。

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尤为关键。屏南县下大决心破解项目发展要素制约,坚持和谐征迁、依法征迁,全力破解“安征迁”难题,并积极向上争取用地用林指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银企对接协作,完善国投、城投、知进等投融资平台,争取金融部门增加对项目和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用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专项建设基金,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加强PPP项目政策扶持,有效激活民间投资。2017年,屏南县争取到各类上级补助资金10亿多元;入选法国开发署贷款项目名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6.7亿元,增长13.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共签约内资合同项目17个,总投资95.42亿元;外资合同项目1个,总投资1.6亿美元。

同时,屏南还落实好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项目、首席责任人、一线工作法、“五个一”等机制,全面推行施工标准化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有序推进,并通过运作福建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着力构建项目全覆盖、审批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平台,实现非涉密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依责监管、全程监察”,实现投资项目监管的高效化、规范化、透明化、科学化。

 

城乡融合 展现美丽屏南新魅力

游客醉览乡间桃园

游客醉览乡间桃园

日前,记者行走于屏南县城,目睹着城区每一个精致的发展细节,感受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东区生态旅游城国宝大道上,总长2.9公里、38米宽双向四车道的沥青大道横贯城区与高速公路、铁路之间;

国宝大道两旁,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项目、屏南一中、移民创业园、御景新城等一大批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和住宅开发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拔地而起;

在城区,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汽车东站、地质博物馆、宝洋一号城市广场等投入使用,随着“白改黑”、城区道路改造升级、长汾滨水景观、芝山公园、人民公园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西环路片区、中心片区等项目正有序推进……

那一幅幅勾勒着缤纷城市元素的画卷,象征着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已初现端倪。屏南坚持“东进、西扩、北展、南优、提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多规合一”,扎实推进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县城创建工作,把城区当作景区规划建设,令居民在移步换景间开启幸福新生活。

同时,屏南县还新增和改造城区供水管网9.79公里,新增城区污水管网8.1公里,配置城市公共自行车600辆,新增停车位800个,新建改建公厕12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城市建设,不仅要完善,更要有特色。去年,屏南通过省级园林县城评估验收。该县以此为契机,致力于园林城市的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和规范管理,一幅鸟语花香、绿色满城的城乡画卷正徐徐展开——

围绕建设省会后花园城市战略目标,瞄准“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发展定位,按照“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原则,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56个,完成投资9.72亿元。

实施城市点、线、面、环境绿化项目建设,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品位。同时,全县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市场化运作实现全覆盖,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完成农村改厕14704户,新增农村污水管网262.05公里,提前两年基本完成省、市改水改厕任务。

“原来的河滨路都是违章搭盖,沿河两侧满地垃圾,衰草连天,现在一眼望去满城披绿,碧水环抱,美不胜收。”近日,正在散步的退休干部老张指着河滨路两侧崭新的石栏杆高兴地说。2017年,屏南推进滨河路沿河两侧环境整治及改造提升项目,令城区面貌增色添彩。

城区有城区的质感,乡镇有乡镇的韵味。去年,屏南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小城镇、中心集镇、美丽乡村及景观带建设,门户形象提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代溪镇福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甘棠乡漈下村入选全省首批文化文物示范村镇。

 

以绿为媒 扮靓生态环境新容颜

沿着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段的生态河岸行走,只见两岸绿树掩映,河道清水潺潺,沿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闲适的“慢生活”。

“以前没人管,大家你扔我也扔。现在修建了生态护岸、漫步道及亲水平台,河边不仅风景变美了,也成了我们这些村民早晚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每天还有保洁员下河打捞垃圾,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乱排了。”家住河边的甘大哥见证了这条河从浑浊到清澈的转变。

据悉,该村河段是屏南金造溪河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的其中一段,项目还包括了巴地村、漈下村、洋头寨村沿线河道,总长约10公里,总投资约1330万元,通过硬质护岸生态修复改造、生态护岸及漫步道建设、生态清淤、河床修复、景观绿化、清水坝建设等措施,恢复天然河道状态,形成生态浅水景观,使河更畅、岸更绿、景更美。

自“河长制”实施后,屏南河流治理“大会战”正式打响,出台了《屏南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设置县级河长、乡(镇)级河段长和村级专管员,明晰职责,健全河长治水长效机制,确保“河长制”从严落实,稳步推进治水项目建设,实现流域河道治理全域化、长效化。

生态为底,绿色发展。屏南县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去年,实现生猪养殖企业标准化改造3家,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42辆, 加油站、储油库、燃煤锅炉、餐饮油烟及施工扬尘整治不断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进一步下降。

生态保护,不仅要治理,更要预防,打好防治“组合拳”。去年,屏南县修订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启动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18.33万亩,完成补充耕地1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2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1.245万亩,完成造林绿化6004亩,森林覆盖率达76.2%、蓄积量达779万立方米。同时,全面实施护林员制度改革,全面禁伐阔叶林及暂停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守着宝贵的生态资源,屏南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激活生态效益,围绕生态立县战略,树立“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强县”和“一流的健康养生休闲度假胜地”发展目标,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万山之中,绿涌千重。随着一项项绿色发展的措施相继出台,一座生态县城悄然成型、走出深闺,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多措并举 打响脱贫攻坚新战役

双溪文创画室

双溪文创画室

2017年,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在屏南拉开序幕——904户、3311名群众摆脱贫困的境地,迎来了自己的的新生活。

就在去年底,路下乡富塘村贫困户杨乃妃住进了自己的新居。过去,她一家五口挤在一间仅10平方米的阴暗小房间,连侧身地方都没有。

2016年,杨乃妃被列入国标贫困户。县里安排干部“一对一”挂户帮扶,每年享受产业帮扶资金、困难补助、教育补助、郭氏基金会扶持、新农合、两癌保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生活日渐好转。2016年9月,路下乡富塘造福新村开建,她一家人优先列入造福搬迁对象,获得各类补助款20多万元,政府还以成本价优惠提供 85平方米的宅基地,2017年底,她终于住上了两层半新房。

无独有偶,熙岭乡岭里村原来是一个贫困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靠的是种植蔬菜和外出务工,村财收入则依靠上级财政拨付。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实施“3+X”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支持生产资金,技能培训和资医助学,带领群众脱贫。

在市委宣传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国定贫困户陈虞旦入股茶产业和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获得分红8000元,并通过饲养鸭子发展生产。不久前,陈虞旦一家人还从村中的临时住所搬到了占地75平方米的两层半“幸福小居”。

去年以来,屏南立下愚公移山之志,紧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村出列、扶贫开发重点县退出”的总体目标,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号工程”。

该县及时调整充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责任制,进一步压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全县39名处级干部和655名科级干部每人挂3户,111名乡镇后备干部每人挂1户,明确每月17日为干部挂钩“帮扶日”,进村入户“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送信心”,有效提升帮扶实效。

因乡、因村、因户施策,屏南县加快创新精准扶贫做法,扶贫方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脱贫攻坚活力十足——

产业扶贫风生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食用菌、蔬菜、水果等10个扶贫产业,以及扶贫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创新白水农夫与时代新能源共建精准扶贫蔬菜基地、寿山秋田农牧母羊散养等产业帮扶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金融扶贫蓬勃发展。发挥县“小额信贷促进会”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作用,搭建县乡村“三级平台”,通过资源叠加打组合拳、多措并举防风险、合作扶贫增实效,做到扶贫小额贷款“贷得快、用得好、能脱贫”。

文创扶贫声名鹊起。在双溪安泰艺术城、漈下文创扶贫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下,厦地、降龙、龙潭等一批古村文创产业蓬勃兴起,文创扶贫已成为屏南扶贫实践的又一张新名片。金融和文创扶贫机制创新荣获全市机制创新考评分值第一名。

此外,该县还通过造福工程、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及兜底保障政策等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去年,完成造福搬迁394户1606人,建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66个,培育精准扶贫示范社21家,完成培训2300人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53户5273万元。

 

短板弥补 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

屏南一中新校区

屏南一中新校区

如何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一直是屏南县委、县政府探索的重要问题。去年以来,该县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出台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补齐民生短板实施意见,着力建设一个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新屏南。

卫生与健康事业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切实让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屏南县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县乡一体化、县域医共体、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公共卫生、人才引进、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强化薄弱专科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长桥镇是中国科学院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项目试点乡镇。目前全镇9个建制村的卫生室配备了数字化便携式多功能检查设备,可对村民进行心电图、尿常规、血压、血氧等多项基础检查;通过健康云平台,还能与上级医院实现信息互联、远程诊断,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去年,全县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全覆盖,“海云工程”项目覆盖65个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8.5%。

1月30日,天寒地冻,而在占地182亩、总投资6.8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一中新校区工地,工人在热火朝天地加紧施工。“项目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将极大推动屏南教育事业发展。”项目负责人说。

坚持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屏南县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让民生项目含金量真正转变成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惠及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项目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谱写出屏南群众生活安居乐业的幸福篇章。2017年,该县实施民生补短板项目112个,总投资70多亿元——

教育方面,实施教育提升工程,除了一中新校区项目外,13所城乡公办幼儿园中,已建成1所,另12所幼儿园及2所小学正在陆续规划建设中。

医疗卫生方面,实施医疗卫生提升工程。目前县精神病医院、县医院病房综合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县医院整体搬迁、中医院门诊医技楼及10个医疗卫生提升工程项目全面启动。

养老方面,做好规划布局,完善服务体系,注重医养结合,重点抓好县社会福利中心、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7个乡镇敬老院、10个农村幸福院等项目的运营、提升、改造及建设。

大手笔带来新成效。去年,屏南在民生领域的各项成绩令人振奋: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评估验收,高考名校录取29人创近年新高,华侨中学进入市优质学校行列;计生安居工程工作经验在全省安居工程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计生考评位居全市第一;县孝心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12345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完成服务对象入户和建档2000多人,新建农村幸福院5个。

屏南县城风光宜人

屏南县城风光宜人

图片由屏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spd/pnxw/2018/0207/748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