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频道宁德新闻 最美警察陈学逸:用真诚传递司法的“温度”

最美警察陈学逸:用真诚传递司法的“温度”

7

陈学逸上门反馈信访进度

宁德网消息(杨远帆)没有侦破重案的荣誉和自豪,没有抓捕逃犯的惊险和曲折,同样身穿警服,他每天面对的是沉重的案卷、压抑的倾诉,甚至是宣泄的不满、过激的辱骂……在如此“吵、闹、烦”环境里,别人一天都呆不住,而他却默默坚守了十一年。在警察这一群体里,你很难一眼认出他,但在古田县,他的名字却广为人知。他——就是古田县公安局法制大队信访民警陈学逸。

十一年来,对每一位上访群众,他都能真诚对待,始终如一,信守承诺,以心暖心,用实际行动,在信访窗口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让一颗颗无助、怨恨甚至绝望的心灵,在理解和信任中,感受到法律的神圣、警徽的庄严和关爱的温暖。

爱民

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信访部门,常年面对的是骂声、哭声和埋怨声,处理的是难事、急事和头疼事。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使陈学逸深深认识到,公安信访工作既讲原则,又讲法律,还要讲情讲理。为此,他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法律、政策水平的同时,还注重深入洞察、揣摩信访人的心理,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陈学逸常说:“老百姓遇到不公正的事情,到控申部门来反映,是对法律公正抱有信心,更是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作为公安信访民警,我们不能辜负这种信任,能为群众办的事,决不能推托、敷衍,这是最重要的职业准则”。面对各种类型的信访人,陈学逸总是带着一种谦恭的姿态仔细聆听。对于一些苛刻、刁钻甚至荒唐的要求,他也坚持不回避、不推诿,不搪塞、不嘲弄,耐心一一作答。遇到一时解释不了的问题,他也给对方约定时间尽快答复。对于情绪激动的上访群众,他坚持掌握好分寸,一句“不着急,慢慢说”让上访者的怨气消去了一大半。同事们发现,他的话语不多,声调不高,但总能和群众找到共同语言,让人信服。特别是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上访群众,他总是看在眼里,挂在心上,并想方设法给予帮扶。

每天上班后,陈学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真清理接访室卫生,准备迎接信访群众的到来。小小的信访室作为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一个纽带窗口,各种规章制度一应俱全。陈学逸还贴心的提供老花眼镜、雨衣和雨伞等物品方便群众。

敬业

他初心不忘赤子情怀

“信访无小事,所以对待上访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对待,能解决的及时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和解释说明工作。”陈学逸说。接待群众来访,陈学逸总是笑脸相迎,一句家常、一句问候、一杯水,让群众感到温暖。多年来,他凭扎实的业务功底,坦诚严谨的态度,真正做到了把上访问题准确解释清、把解决办法讲述清、把上访人的情绪安抚住,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在上访人中,不乏“无理搅三分”甚至是有意编造谎言的诬陷诽谤者,这个时候陈学逸就义正辞严,据理力争,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和答复,让对方感到法律的威严和公正,那些无理的上访人员在他面前自觉渺小,称他是一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人”,而在大多数信访群众的眼里,陈学逸就是个无所不能的“点子王”,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

2009年3月的一天下午,大桥镇村民程某某在古田与闽清交界的水口316国道后山挖竹笋时被人用鸟铳打成重伤。在案发后不久,程某某父子就开始不断信访,此案被省厅列为挂牌督办件。陈学逸每次在接待程某某时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表明公安机关查处该案的决心,经多方努力调解后,程某某对公安机关的工作深表理解,并在停访息诉协议书上签了字,成功地化解了一起可能越级上访的信访督办件。

奉献

他甘于平凡无怨无悔

陈学逸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半夜,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倾注在公安信访事业上,工作起来,从来没有“时间观念”。对他而言,加班加点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一起信访件从群众来信来访登记、接访登记,到转办、告知、答复、反馈,以及查结、电脑录入,还有案卷归档,真正要做好,要花半天至一天时间,有时一天群众来访来信就可能有两三件。因此,白天做不完的事情,陈学逸经常要安排晚上加班。对此,他说,“我这个人习惯当天的事情当天做,有的白天没做完,晚上不来加班加点把它做完的话,晚上回去睡觉就不踏实。”

做群众工作的高超能力和出色的业绩,使他总要担当最重要的任务。在艰巨任务面前,陈学逸从来不会退缩,总是主动争取、件件不落。他所整理的信访档案,受到省公安厅督察组的高度评价。据统计,近三年来古田县公安局共受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00余件,创造了未发生一起异常上访、集体上访、串联上访事件的良好成绩。

在对待家庭和处理家庭事务时,陈学逸总是把工作放在首位,当这些与工作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毅然地选择了工作。为此,他受到家人的责怪,他也总是劝解说:作为党员,又是干信访的,工作像是救火,怎能放下工作只顾自己的事?对此,他在言谈中经常提到,自己要无愧于头顶上的警徽,无愧于充满期盼的信访群众,但面对家人,他同样有太多的愧欠。有一年他女儿复习迎考,晚上下大雨,他在加班处理信访问题直到深夜,女儿在学校等不到他送的伞,冒雨回家,感冒高烧39度,影响了考试成绩。

11年,陈学逸的岗位始终没有变,时至今日,他未改初衷,群众满意就是他的工作宗旨。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心动魄,身后却留下了一行行坚实脚印,心中装满了百姓的冷暖情愁!他是根无名的桥柱,默默撑起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用自己的工作努力实践着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xw/2018/0212/75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