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市频道霞浦新闻 霞浦江边“造福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安居乐业

霞浦江边“造福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安居乐业

3

霞浦县江边“造福工程”小区。

宁德网消息(本网记者 郭晓红 文/图)在没有搬到霞浦县“江边造福工程小区”之前,每逢台风天,住在江边自然村的洪雪玉老人都是村里转移的对象之一。去年,在江边扶贫党总支的帮扶下,76岁的洪雪玉终于如愿以偿地住上了新楼房。在此之前,已经有上百户像洪雪玉一样,来自江边、八斗贝、利洋、岭头等4个偏远自然村的村民,陆续搬进了这个新社区,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截至目前,“江边造福工程小区”二期共建设14幢540套120平方米套房,共入住山区群众283户9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4人。为了让山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江边扶贫党总支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强化党员示范带动,推行“党建+扶贫+合作社”“支部+产业”,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实现了山区群众安居乐业并举、搬迁脱贫同步。

“造福新村”

解决群众搬得出

与动车站相距不到3公里,周边住宅林立,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走进“江边造福工程小区”,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映入眼帘,在鲜花绿草的衬托下,显得一派生机盎然。很难想象,如今这个与城区无异的新型农村社区,在五年前,还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山包。彼时,这些群众大多还居住在地理偏远、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山区自然村,群众难以脱贫致富。

“要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将这部分人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街道党工委牵头,江边村党支部联合八斗贝、利洋、岭头等3个山区村党支部组成理事会,协调发动江边村群众低价出让66亩土地,筹备建设造福新村。

“脱贫攻坚战只有真抓实干,而且是持久地实干,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为了打赢这场硬战,江边村各村党支部开展“三访行动”,通过访特殊群体,访自然村群众,访老弱病残人员,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民意收集到位”“困难解决到位”,解决群众顾虑。

同时,充分发挥党员“三带”作用,带头主动搬迁、带领挂钩搬迁户、带动观望等待群众搬迁,38户党员户带头签字搬迁,带动其他贫困户积极响应。一期工程于2015年7月全面竣工并搬迁入住,二期工程现已完成全部主体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并陆续搬迁入住。

记者了解到,在造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伴随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据介绍,当时在预算时,1套120平方米套房最少需要资金15.5万元,但是街道财力匮乏,群众手中没钱,真正一筹莫展。

“难啃的骨头也要啃下来。”关键时刻,各村党支部积极对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搬迁户争取每户8万元低息搬迁贷款资金;对接民政部门,为搬迁户争取每户人均3000元造福工程补助款,并整合旧村复垦、少数民族等政策叠加补助,基本上解决了资金缺口,才有了现在的美好小区。

“管理+服务”

解决群众稳得住

2

江边“造福工程”便民服务中心。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流入中心村,一个新型的农村社区初具规模,然而,一系列的服务管理难题也伴随而来,人口多元、需求差异一直困扰着街村两级。

“我们改变以行政区划为单元建立党组织思路,通过区域联建、双核联管,在2017年2月成立了江边扶贫党总支。”江边扶贫党总支书记林封灏告诉记者,只有区域联建推动,完善管理和服务,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稳得住的问题。

为了让群众住得安心,江边党总支成立“一楼栋一党小组”,将造福工程小区划分为11个网格党小组,设置党员示范户标牌,每周开展一次“服务进楼栋,党员在行动”活动。

组建“红色物业管委会”, 改变以往由市场化物业管理运营模式,通过组织指派和群众推选等方式,每个楼栋确定1名党员或村民代表作为“红管家”,完善自治自理体系。去年来,共受小区理维修业务、矛盾纠纷调解共计600多次。

联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等平台组成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联盟”,听民声、解民忧。针对利洋贫困户雷宝生搬迁后无能力装修的情况,联盟服务队积极对接“爱心港”扶贫公益基金会,帮助争取2万元装修资金。

规范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场所,在每幢住宅楼建立“楼栋红色驿站”“讲习站”“远教广场”,采取群众“点餐”、站点“配餐”,每月14日开展主题党日,邀请土专家、技术能人、乡村讲师进行授课,开展扶贫先扶智活动。

与此同时,进一步配套建设幼儿园、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小商品市场等设施,强化阵地保障。建立户外议事亭。开展“我与住户拉家常”“亭院党日”等系列活动,与小区群众拉家常、听民声。针对之前群众反映强烈通村公路路灯少、垃圾乱堆放等问题,党总支牵头多次召集业主委员会、施工方、群众代表议事,逐个研究,逐项治理。

去年来,先后完成小区路灯安装、垃圾中转站、高铁桥涵路段硬化等项目建设。

“产业扶贫”

解决群众能致富

搬得出、留得住,还要能致富。江边扶贫党总支充分意识到,扶贫得先扶智,首先,要从思想上脱贫。通过上门访谈,宣讲等多种渠道宣传“下山定居当自强”的理念,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坚决摒弃“安贫乐道”“等靠要”落后思想,激发创业脱贫激情。

为了帮助党员群众就业创业,江边扶贫党总支与扶贫办、农业局、人社局等单位建立帮扶关系,搭建扶贫产品展销、招聘就业推介、劳务技能培训等平台。目前已累计在中心村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4期,参训党员群众300多人次,帮助8名入住贫困户、困难群众争取就业岗位。

在中心村党员产业大户农田、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域,悬挂党员示范田(园)标识牌,实行帮扶“1+N”模式,每名党员骨干联带若干个搬迁群众,通过传授技术、资金扶持,发挥党员致富带富作用。

推行“党建+扶贫+合作社”模式,联建村党支部联合裕正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七彩椒种植项目,将22户贫困户纳入共同种植,在确保贫困户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按盈利情况给予分红,2017年底每户入股贫困户领到首期分红款2000元,实现稳定增收。

产业扶贫是推动脱贫攻坚的落脚点,为此,江边村党总支积极打造“支部+产业”的发展模式,由党总支牵头“屋顶银行”,引导岭头、利洋、八斗贝3个联建村利用本村场地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各村平均增收2万元。引导岭头村、利洋等7个山区村,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利用街道办公楼楼顶约500平方米场地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所得收益按各村所占比例进行分配。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在市县两级的政策和资金帮扶下,江边村无偿出让11.53亩村集体土地,由党总支牵头建设江边扶贫仓储项目,通过搭建钢构厂房进行出租收益,目前,已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仓储第一期6亩场地填方,搭建厂房2700平方米,每年可增加收入30多万元。期间,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53人,参与折股量化分红,每年可实现稳定分红1000元。江边村党总支还利用该仓储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村集体造血功能和困难群众参与就业增收的“双赢”局面。

截至2017年底,造福小区入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4人全部实现了稳定脱贫。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spd/xpxw/2018/0611/868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