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市频道古田新闻 党建引领扶贫路 菌业兴旺奔小康

党建引领扶贫路 菌业兴旺奔小康

 

古田县翠屏湖风光。

古田县翠屏湖风光。

宁德网消息 农业是古田的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食用菌产业,古田坚定走党建引领、产业铺路、群众致富的脱贫路子。2017年,全县86%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15538元、连续14年位居全市第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降至34户1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38%,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强化党建统领,当好“指挥部”。古田县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以党建统领,引导各类资源、政策向极具富民效应的食用菌产业集聚。先后出台系列文件,引导农户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益,推动产业专业化布局、集聚化发展;出台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系列政策,形成政策资金“组合拳”,并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同时建立县四套班子“全员挂钩扶贫工作”制度,开展“三联三带四促进”、城乡党组织“联建双推”、机关单位“挂乡联村抓党建”等主题实践活动。

坚持党管人才,建强“生力军”。古田县坚持精准发力、凝聚合力,着力在基层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精心遴选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蹲点;推荐经济能人、返乡大学生1100余人进入村级班子;全面推广“三亮三晒一争创”活动,推动党员亮身份、争作为,发挥党员致富能人带动作用,帮助农民群众出主意、寻资金、拓销路;创设扶贫扶智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带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乡土名师”计划,建立全省首个县级民营科研人才协会和“乡土人才教育院”,培育食用菌高技能人才403名、推荐“乡村工匠”142名,形成多层次科技推广网络。

创新党建服务,争当“先行者”。古田县围绕重点、聚焦难点,坚持创新机制举措,精准施策,先行先试。借助全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建立“农户资产+合作社保证金+县财政风险补偿金”风险防控体系,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发挥组织优势,多渠道整合资源,建设全省首家食用菌主题电子商务创业园,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时在镇村打造“农村便利店”等党建促脱贫模式,植入党组织联系、服务、引领群众的功能,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探索“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支部+基地+农户”等模式,推动“产业+党建”融合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城东街道桃溪村

产业扶贫凸显成效

5

农家妇女利用闲暇时间打工增加收入。

(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龚键荣 通讯员 杨远帆)古田县城东街道桃溪村属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产业发展曾长期受限。近年来,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找准生态农业经济的突破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穿过古民居群落,走不多远,便能看到桃溪村村企合作项目——“桃溪小镇·蘑菇部落”,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原生态的乡村度假慢生活。

“桃溪小镇·蘑菇部落”是2015年引进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5.8亿元,分五期建设,目前已通过3A景区验收。

“桃溪小镇·蘑菇部落”项目的落地是桃溪村党支部发挥“党组织、乡贤企业、合作社”三类组织作用,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的成效之一。

以乡情亲情为纽带,村党支部引导在外乡贤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实现“三位一体”合力打造党建促脱贫平台。目前,桃溪村共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

村委会主任林兴祯说,借助省、市、县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村内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村党支部通过土地流转、光伏发电、电站资源发包等5种模式,使村集体经济从零发展到目前年收入32万元。

产业发展了,困难群众的增收渠道也多了。桃溪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让贫困户从传统农民转型“土地经营者”“产业股东”“职业工人”,实现“租金、股金、薪金”“三金”收入。

因病返贫的郑为种是“三金”扶贫模式的受益者,他将2.7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租金以当年每亩水稻的收益来等额收取;由合作社提供担保,他将申请的5万元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红6000元;党支部推荐他为蘑菇部落景区保安,每年又有3万元的稳定薪金收入。

“三金”扶贫模式由合作社承担风险,确保每个贫困户有稳定收入,为贫困户自主脱贫添足底气,该模式已带动桃溪村16户64人脱贫。

精准扶贫需形成社会合力,桃溪村党支部凝聚“在外乡贤、乡土人才、党员干部”三支队伍力量,为脱贫攻坚持续助力。

在外乡贤人脉广、资金雄厚,不仅为桃溪村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由他们创办的企业还解决了20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乡土人才拥有生产技术优势,今年已累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0多人;党员干部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活动进景区”活动,在党建便民广场设立“党员服务驿站”,为贫困户提供农副产品无偿代售服务。

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黄长城说,桃溪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能人聚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设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效,实现了加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高度融合、相互促进。

 

凤埔乡西溪村

“党建便利店”促脱贫

3

西溪中心村“农村党建便利店”。

(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龚键荣 通讯员 杨远帆)古田县凤埔乡北部共有7个行政村,地处偏远、人口分散,群众办事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如何凝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凤埔乡成立西溪中心村大党委,首创“农村党建便利店”模式,打造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基层党建综合平台,探索出可借鉴的脱贫经验。

西溪村地理区位较好,基础配套相对完善,周边6个村的人口近几年大量涌入,目前常住人口达到2000人。“农村党建便利店”位于村里的一座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旧粮仓,过往人流量大,地理位置十分醒目。

7月27日一早,新当选的西溪村党支部书记戴丽凤就来到“农村党建便利店”,准备开始一天的值班工作,她要为群众办事提供引导、讲解、经办的服务。

依托便利店,西溪中心村大党委设置了“一厅二中心三室四岗位”,即便民服务大厅;电商服务中心、乡村教育中心;工作室、接待室、档案室;党群社团、综治平安、计生管理、劳动保障四个服务岗位,制定了管理规定,构建党建为民服务体系。

根据群众办事需求,大党委梳理出党务、计生、农保、医保、流动人口等6类37个办事项目,联合农村信用社提供小额信贷服务,逐一编制《办事服务指南》,集中纳入平台办理。同时,统筹安排各村的干部驻店为民服务,让群众办事能找得到人。

不仅如此,“农村党建便利店”还为群众的购物、缴费、代购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

凤埔乡党委副书记、西溪中心村大党委书记郭丽霞说:“通过党建理念、服务队伍、服务项目‘三进驻’,普通的便利店变成了接地气的党建促脱贫综合服务平台,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富民是“农村党建便利店”的一大宗旨。大党委整合7个村的资源优势,统一规划产业发展,对接产业项目与资金,实现产业抱团发展、规模发展。目前,茭白、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等12个党建促脱贫产业基地全部纳入“农村党建便利店”平台管理,带动21户贫困户75人参与其中,贫困户年均增收1.2万元。

在大党委的支持引导下,贫困户卢祖燕2016年种起了茭白,出产的茭白由合作社、便利店搭建的批发、零售、电商渠道销往各地,2017年仅茭白一项就收入1万多元。

除了产业扶持,大党委依托便利店平台,还开展了金融、智力、营销、就业、安置等方面的精准扶持。两年多来,帮助45户贫困户分别申请到3万元至5万元的扶贫贷款,推荐了58人到相关企业就业,第一批24户94人顺利实现异地搬迁安置。

“‘党建便利店’促脱贫模式是在扶贫攻坚中不断探索形成的,自2015年起,这个平台带动了7个村的扶贫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6万元。原有贫困户68户262人,目前仅剩1户3人,有望今年内实现脱贫。”郭丽霞说。

据了解,“党建便利店”促脱贫模式目前已在古田县30多个村推广实施,辐射10多万人,助力3000多名贫困户实现脱贫。

 

水口镇溪岚村

党建引领移民宜居宜业

(闽东日报记者 郑凯)溪岚地处闽江中游,是水口水电站建设重点淹迁村,全村98%人口都是库区移民户。

过去,这里村民靠当排工、船运和捕鱼等为生,住在江边沿山而建的吊脚楼、茅草房,出行主要靠渡船。如今,溪岚村在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实现移民搬迁、产业转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三次转变后,成为了风景秀美、洋楼林立、百姓安居乐业、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林代坤就是溪岚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之一。在完成移民搬迁后,村党支部将“念好江经”作为主导思路,由村两委成员带头尝试发展淡水养殖,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淡水养殖,溪岚村成为省内最大的淡水网箱养鱼基地,年产值达8000万元。

“当年村里95%的村民都做网箱养殖,我也跟着养了几万尾,虽然有所收益,但谁也没想到‘9·3’渔灾的来临,瞬间让我血本无归。”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林代坤历历在目。

林代坤所说的‘9·3’渔灾发生在2011年9月3日,闽江江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面积的死鱼,渔灾涉及134户,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万元,全村一夜之间致贫。

为了能够保住这来之不易的产业,溪岚村党支部在组织党员带头开展灾后生产自救的同时,积极联系银行,采取党员联保贷款的形式,帮助灾民再次从银行借贷资金,恢复生产。

曾经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林代坤在党支部的帮助下拿到了6万元的贴息贷款,重新投下了2万尾黑鱼苗。

痛定思痛。溪岚村党支部转变工作思路,组织好“经济大合唱”,采取多元发展方式规避风险。按标准将全村投饵类网箱逐步削减到位,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发展新模式,先后成立了脐橙、淡水养殖、种苗培育等专业合作社,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抱团作用,采取“互联网+”、品牌专营店等形式,不断开拓产品销售渠道,持续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林代坤在党员种植大户的带领下种植了200余棵脐橙,预计今年11月份将收益。

“多亏了我们党支部,让我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相信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对于未来,林代坤信心满满。

短短几年间,溪岚村脐橙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2015年,溪岚村古水金钟脐橙专业合作社的脐橙被评为全省甜脐果实鉴评脐橙类金奖。

溪岚村党建特派员魏娟娟道出了一组数据,受“9·3”渔灾影响,溪岚村的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0年的4.5万元跌至2013年的2万元,村民收入从2010年的1.5万元跌至2013年的3900元。在党支部和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年又陆续回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达到了20万元,村民收入达到了14900元。

有了好产业,更要建设好家园。溪岚村党支部再次发挥堡垒作用,利用库区移民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美丽乡村建设、地质灾害点等项目资金达1000多万元,历时3年时间,对村容村貌进行全面整治,逐步形成了如今的“美丽溪岚·宜居乡村”。

未来,溪岚村将在党旗的引领下,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继续组织好“经济大合唱”,对网箱养殖进行合理规划,推进休闲垂钓中心、水上乐园、闽江摄影基地等项目,配套建设临江休闲栈道等基础设施,打造乡村旅游民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村民收入。

 

水口镇嵩溪村

从“穷居山林”到“美丽嵩溪”

4

嵩溪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正在查看光伏发电情况。

(闽东日报记者 郑凯)7月26日,傍晚时分的古田县水口镇嵩溪村,一栋栋村民新居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显得越加干净、祥和,房屋四周树木环绕,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亮化、绿化、供电、广场等设施应有尽有。

林德平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刚回到家中。“有了政府及时给我们家的9万元补助款,让我们建起了自己的房子,还让我们有了事干。”林德平满脸幸福地告诉记者。

嵩溪村党支部书记黄圣善介绍说,林德平曾是国定标准的精准扶贫贫困户。为了让林德平实现安居梦,开启新生活,2016年村里帮助他种植脐橙600棵,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今年11月脐橙收成,预计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嵩溪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粮油之村、富庶之地。2000年后,村人口大量外流,日渐萧条,一度成为“班子弱、发展难、环境差”的代名词,2014年更是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

穷则思,变则通。近年来,嵩溪村党支部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扶贫攻坚模式,推行实施“4个1”党建促脱贫攻坚做法,既打造一个能够引领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一支过硬的脱贫攻坚队伍、一个精准扶贫便民服务综合平台、一批党建促脱贫农业示范基地,深化党建引领、精准施策,力促脱贫攻坚。

“我们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了两委班子,这两届班子致富能人都占到一半以上,特别是省组选派一位厦航的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支部脱贫攻坚的力量,形成了‘一支不走的队伍’。”黄圣善说。

有了脱贫攻坚的队伍,应该如何练兵?

村两委先从村民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相继实施了通村道路改建工程、幸福园建设、景观绿化亮化等项目,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以实干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赞誉。

同时,以“先行试验再推广”的形式,建立了葡萄、脐橙、无花果等一批农业示范基地,这些都是技术成熟、市场行情好、效益高的产业项目。

通过党员示范基地的传、帮、带,村里10户贫困户及村民参与其中。以“党员基地+农户(贫困户)+合作社”模式,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帮扶和售后服务,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户增收的“双赢”,为全面脱贫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贫困户和村民很有经济头脑,党员种好了,卖了好价钱,他们自然就到示范基地学习请教技术。”村委会主任陈庆林说,几年下来,种植规模扩大了好几倍,村民的经济收入也直线上升。

与此同时,嵩溪村还引入光伏发电扶贫项目,项目总投资60万元,实现年收入10余万元。这些收入,我们主要用于村级扶贫公益事业支出及帮助贫困户子女助学、大病补助等困难救助项目支出。

截至2017年底,全村1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农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4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48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万多元增加到现在的26万元。先后被授予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党建促脱贫的“4个1”,就像4根扶贫支柱,撑起了嵩溪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片蓝天。经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全村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环境由劣到优、基础由差到好、支部由弱到强,实现了“穷居山林”到“美丽嵩溪”的变迁。

 

凤埔乡苏墩村

一任接一任干 一年比一年好

2

在党群议事长廊,苏墩村党支部书记周开灼(右三)正与村民讨论村务。

(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龚键荣 通讯员 杨远帆)夜幕降临,古田县凤埔乡苏墩村的党建文化公园好不热闹,村里的妇女伴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老人们在亭子里聊着白天发生的新鲜事,新建的夜景工程为这个库区移民新村增色不少。

1958年,为支持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古田溪水电站建设,苏墩村实施整村搬迁,新建库区移民村。60年间,苏墩村9任村党支部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用好用活库区移民政策,推进新村建设一年更比一年好。

苏墩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是周开华,他开创了一项不成文的制度——“书记晨巡”。当年,村民们背井离乡,面对的是陌生荒芜的环境,不免失落不安,甚至心生消沉。今年85岁高龄的秦凤妹是村里最早的一批库区移民,她犹记得当时一家四口仅分配到一个房间,生活过得很艰辛。

为了解开群众的心结,周开华晨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村里巡逻,大路小路走一遍,挨家挨户访一访,谁家的老人生病了,他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及时帮助解决。

巡逻过后,周开华又马上带领群众投入到新居建设、发展生产中。渐渐地,大家对移民政策多了理解,终于能安下心来重建家园。“书记晨巡”这个好传统被传承至今,后来村两委和部分老党员也主动加入到“晨巡”队伍,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周开灼说:“扶贫先扶志,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每一届党支部是如何扶出我们移民百姓的脱贫志气、脱贫信心。”

在党建文化公园里,有一座亭子原本只是村民饭后闲聊的地方,后来为了畅通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渠道,方便老百姓议事、评事、说事,苏墩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将它打造成“党群议事长廊”,形成“党群晚议制度”。比如,前阵子议定的村内夜景工程建设,就是在此征询了村民意见后,最终获得一致的认同。

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苏墩村党支部才能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苏墩村党支部即提出党员带头开山种果、搭棚育菇。到目前为止,全村群众已发展食用菌专用房300多间,果园近300亩。村集体也通过建设50间食用菌专用房、入股水电站、鱼塘外租等,实现从“空壳村”到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的巨大转变。

在村里的公告栏上,记者看到苏墩村60年脱贫攻坚成效一览表,历任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内的村民人均收入和村财收入一目了然,从一穷二白到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苏墩村的变化令人欣喜。

周开灼说,当年因搬迁建新房时,老村党支部书记建议在相邻的房门之间搭一座“过雨亭”,这样家家户户都能有个照应,矛盾心结拿出来说一说就能雨过天晴,不曾想“过雨亭”真的成为苏墩村“心齐人和、风正气顺”的真实写照。

 

城西街道枣坪村

异地扶贫搬迁 迈向小康生活

(闽东日报记者 郑凯)七月盛夏,来到离古田县城5公里远的城西街道枣坪村新村,245栋红瓦白墙的小楼沿着公路右侧整齐排开,庭院、路灯、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村头的20亩花卉基地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一幅新农村美景展现眼前。

村民张金云在自己的新居里,向记者讲述着以前在旧居里发生的故事:当年住在自然村,一家6口人挤在三间土房里,要钱没钱、要房没房,兄弟俩30多岁了还没娶亲。

自2012年开始,张金云一家与245户村民陆续搬进新家以后,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生活。“搬迁不到两年时间,我们兄弟俩都娶到了媳妇,实现‘房子、票子、妻子’三丰收。”

“别看我们枣坪村如今地处城郊、交通便捷,但在异地搬迁前,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村党支部书记陈家微介绍道,当时家家户户都住在破土屋里,顿顿揭锅难,人均纯收入不足3500元,常年被别人戏称为“光棍多、危房多、离婚多,看病难、上学难、脱贫难”的“三多三难”村。

回首整个新村的建设过程,陈家微感慨“好事多磨”。自异地搬迁选址确定后,原以为村民们可以“捡个大便宜”,但未曾想到并不受群众欢迎。经过深入了解,村民主要有三个顾虑:顾虑安置点土地拿不下来、资金不够建不起房子、背景离乡无田无地没有生计。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城西街道党工委与枣坪村党支部迅速成立协调小组,挨家挨户开展征地工作。在短短的30多天时间内将82亩土地全部征迁到位,并迅速做出新村规划。

“虽然有了土地,可当时大部分的村民都很穷,很多村民连1000元的土地定金都拿不出来,更别说有钱建新房了。”村委会主任余其联说。因此,村党支部和党员主动帮助,为每户争取造福工程补助款5000元至1万元,对没有土地定金的村民,支部担保后期补交或党员垫付;对建房缺乏资金的,村干部、党员采取联保的办法,帮助每户取得3万元至5万元的低息贷款,解决群众建设资金缺口的问题。

就这样一户一户地做工作,一个一个地帮助解决问题,在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总算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一户、两户、三户……245户村民纷纷签下了搬迁协议。

“245户村民都搬迁出来了,但这远远不够,要让他们‘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陈家微说。

城西街道党工委、枣坪村党支部在规划建设造福工程时,就配套建设生产功能区,给发展集体经济留足土地空间。为适应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争取市县扶持资金,采取预先收取租金的形式,投入160万元建设35间食用菌标准化专用房,降低群众生产成本,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同时,党支部借助古田食用菌大发展的时机和靠近城郊的优势,建设了食用菌辅料仓库、引进了苗木花卉基地项目。目前,村集体收入每年稳定在36万元左右。

村子“富起来”,村民的口袋自然也就“鼓起来”了。村党支部采取“党员+贫困户”模式,引进食用菌烘干厂、花卉基地等项目落户该村,让村民和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同时,帮助推荐100多名村民到周边的企业、工厂务工。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3500元跃升为现在的15600元。

“你看,村口的新花卉基地正在施工,以后村民们就可以住着新房在家门口赚钱了!”陈家微说。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spd/gtxw/2018/0801/92506.shtml